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1937年的日子 > 第7章 芦苇荡的暗号与意外盟友

第7章 芦苇荡的暗号与意外盟友(1 / 2)

第七章 芦苇荡的暗号与意外盟友

日头刚偏西,李明远正蹲在河湾整理渔网,忽然听见芦苇荡里传来“咔嗒、咔嗒”的敲击声——三短两长,是喜鹊约定的紧急暗号。他心里一紧,把渔网往岸边一扔,抄起身边的步枪就往芦苇荡钻。

芦苇长得比人还高,叶片边缘像小刀似的刮着脸颊,李明远拨开丛丛芦苇,没走多远就撞见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正背对着他往水里扔石子,石子落水的节奏也是三短两长。

“是喜鹊派来的?”李明远压低声音问,手指扣在扳机上没松开。

那汉子猛地回头,脸上沾着泥,眼睛却亮得很,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牙:“李大哥吧?我是老郑,喜鹊姐让我来送‘料’。”他往芦苇深处努努嘴,“东西藏那边水洼里,用油布包着呢。”

李明远跟着他穿过密密的芦苇,果然见浅水区浮着个油布包,捞上来一掂量,沉甸甸的。解开一看,里面竟是二十发迫击炮弹,还有张字条,字迹娟秀却有力:“鬼子最近要往柳林镇运粮,炸了粮车,断他们的念想。——喜鹊”

“这玩意儿能行吗?”老郑搓着手,眼里有点慌,“我瞅着比手榴弹吓人多了,别到时候炸着自己人。”

李明远掂量着炮弹,忽然听见芦苇荡外传来马蹄声,还有人喊:“仔细搜!刚才看见有人往这边跑了!”是鬼子的巡逻队!

老郑脸一白,拽着李明远就往芦苇更密的地方钻:“快躲躲!我引开他们!”说着就要往外跑,被李明远一把拉住。

“别硬来。”李明远指了指旁边的废弃渔船,“上船,往芦苇深处划,鬼子的马进不来芦苇荡。”

两人刚把船推下水,巡逻队的脚步声已经到了岸边,靴底踩在泥地上“咕叽”作响。李明远撑起篙,老郑拼命划桨,小船在芦苇缝隙里磕磕绊绊穿行,芦苇叶打得船板“啪啪”响。

“在那儿!快追!”岸上的鬼子发现了船影,枪声“砰砰”响起,子弹贴着船帮飞过,在水里溅起串珠似的水花。

老郑手一抖,桨差点掉水里:“娘嘞,这准头!”

李明远稳稳撑着篙,眼睛盯着前方的水道:“别怕,前面有片死水湾,船钻进去就看不见了。”他忽然往水里扔了块石头,水花溅起的地方立刻传来“扑棱”声——是他早藏在水里的鸭群,被惊动后扑腾着往另一个方向游去,果然听见岸上的鬼子喊:“往那边跑了!追!”

小船拐进死水湾时,李明远才发现湾里早泊着艘渔船,船头坐着个戴草帽的年轻人,正慢悠悠地钓虾,见他们进来,慢悠悠抬起头,草帽下露出副黑框眼镜。

“苏先生?你咋在这儿?”李明远又惊又喜——是镇上中学的苏老师,之前说好要加入,没想到在这儿碰上。

苏老师推了推眼镜,往水里甩了甩虾饵:“喜鹊姐说你们可能需要个‘活地图’。”他从船舱里掏出张画得密密麻麻的图,“这是鬼子粮车的必经路线,我标了三处适合埋炸弹的地方,都是悬崖,炸塌了能堵三天路。”

老郑凑过去一看,图上连鬼子巡逻的换岗时间都标得清清楚楚,忍不住咋舌:“苏老师,你这本事搁鬼子那儿都能当参谋了!”

苏老师笑了笑,指着图上一处标红的山坳:“这儿最好,两侧是松土,埋两发炮弹就行,动静小,威力够。”他忽然压低声音,“我听说鬼子这次带了军犬,得在周围撒点辣椒面,能挡一阵。”

李明远心里一动——喜鹊果然想得周到,连苏老师这样的“智多星”都请来了。他正想说什么,忽然听见死水湾入口传来“哗啦”声,回头一看,竟是个穿碎花布衫的姑娘,抱着个竹篮从芦苇里钻出来,篮子里晃出几串红辣椒。

“英子?你咋也来了?”老郑吓了一跳,“你爹不是不让你沾这些事吗?”

英子把篮子往船上一放,掀开盖布,里面全是磨碎的辣椒面和几捆浸了煤油的柴草:“我偷跑出来的!”她拿起串辣椒晃了晃,眼里闪着光,“喜鹊姐说,军犬闻着辣椒就蔫了,柴草点着了能当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