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巴清传奇:丹砂与权谋 > 第158章 【生死决战篇】赤霄归隐

第158章 【生死决战篇】赤霄归隐(2 / 2)

【三: 玄鸟烙臂承转世】

中军帐后的竹林里,那尊青铜鼎已被重新架起,鼎下燃着少量汞火,银蓝色的火焰将鼎身烤得发烫,鼎耳的裂纹里,渗出的汞液在地上凝成细小的玄鸟形状 —— 这是殷商巫法里的 “血脉引”,能让印记更牢固地附着在皮肤上。

巴清站在鼎旁,手中拿着那套青铜烙具,烙头的玄鸟纹在火中泛着银亮的光 —— 烙具里掺了三星堆金面具的碎屑(去年从矿洞挖出的古蜀遗物),还浸泡过七日汞液,是墨家工匠按《连山易》里的 “巫纹术” 打造的。

“君上,这…… 这是要做什么?” 陈牧看着烙具,心里隐隐有了猜测,他曾在墨家典籍里见过 “转世印” 的记载,说是能 “承前世之约,启后世相逢”。

巴清将烙具凑近鼎火,银蓝色的火焰舔着烙头,玄鸟纹渐渐变得清晰:“这是殷商巫法里的‘转世印’。” 她解释道,“用鼎灰、汞液和金屑调成的颜料,烙在左臂上。寻常时候是淡红色的胎记,唯有遇丹砂或汞液,才会显形。”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鼎耳的玄鸟纹上,声音变得悠远:“我查过《归藏易》,这种印记能‘记前世之诺,待后世相逢’。今日我们虽散,但万一…… 万一我遭不测,或是你们忘了今日的约定,这印记会替我们记得 —— 记得我们曾是赤霄军,记得我们护过巴蜀的丹砂,护过彼此。”

士兵们面面相觑,阿石第一个走上前,撸起左臂的袖子 —— 他的手臂上还留着矿场的疤痕,那是早年被矿车擦伤的痕迹。“君上,我先来!”

巴清点头,将烙具在鼎火中再烤了片刻,又从鼎旁取出一个陶碗,里面盛着用鼎灰、汞液和金屑调成的黑色颜料,均匀地涂在烙头上。她深吸一口气,将烙具轻轻按在阿石的左臂上 —— 没有想象中的剧痛,只有一阵温热的麻意,像有细小的虫子在皮肤下游走,那是汞液与血脉相融的感觉。

片刻后,巴清取下烙具。阿石低头看去,左臂上只留下一个淡红色的浅印,像极了一块普通的胎记。“这…… 这就是转世印?” 他疑惑地摸了摸,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你拿块丹砂来。” 巴清递给他一小块丹砂(从熔炉旁的矿袋里取的)。阿石接过,轻轻按在浅印上 —— 奇迹发生了:淡红色的浅印瞬间变得清晰,银黑色的玄鸟纹渐渐浮现,翅膀的纹路还在微微颤动,像要飞起来一般,与青铜鼎上的玄鸟纹一模一样。

“真的显形了!” 阿石又惊又喜,连忙将丹砂移开,玄鸟纹又渐渐淡去,变回了淡红色的浅印。

周仲看得眼热,也走上前:“君上,给我也烙一个!我这把老骨头,说不定活不到重逢那天,但有这印记,下辈子也能认出您!”

巴清笑着点头,手中的烙具不停。士兵们排着队,一个个走上前,将左臂伸向她。银蓝色的汞火在鼎中跳动,青铜烙具的温度传递着约定,玄鸟纹一个个烙在士兵们的臂上 —— 有的士兵疼得咬牙,却不肯哼一声;有的士兵摸着淡红色的印记,红了眼眶;还有的士兵互相看着彼此的印记,仿佛已经看到了他日重逢的场景。

轮到墨离时,他突然开口:“君上,您也该烙一个。”

巴清一怔,随即摇头:“我不用……”

“君上必须烙!” 墨离打断她,语气坚定,“我们都有印记,您若没有,他日重逢,我们怎么认您?万一…… 万一您转世了,忘了我们,我们还能凭着印记找到您。”

士兵们纷纷附和,阿石更是喊道:“君上,您就烙一个吧!我们要跟您有一样的印记!”

巴清看着眼前的士兵,眼底泛起暖意。她点了点头,撸起自己左臂的袖子 —— 那里有一道浅疤,是去年平息矿场暴动时被落石划伤的。她拿起另一把小些的烙具,蘸了颜料,对着鼎火烤热,然后轻轻按在自己的左臂上。

温热的麻意传来,玄鸟纹渐渐成形。她取下烙具,拿起丹砂按在上面 —— 银黑色的玄鸟纹在她的臂上显形,与士兵们的印记一模一样,在银蓝色的鼎火映照下,像活了一般。

“这样,我们就都一样了。” 巴清笑着说,眼底的沉郁散去了些,只剩下坚定的光。

【四: 星散江渚待鼎鸣】

天快亮时,巫峡的雾渐渐淡了,江面泛起淡淡的金光,像撒了一层碎丹砂。

士兵们已陆续离开营寨:阿石跟着矿工弟兄们往巴蜀的矿场去,背上背着装着青铜片的布包;周仲带着流民弟兄们上了漕帮的船,船帆上还留着淡淡的丹砂印;墨离领着工匠们往墨家机关城的方向走,腰间的机关盒里装着探测汞毒的 “玄镜”。他们走时都没有回头,却在渡口的石头上,用丹砂画了小小的玄鸟纹 —— 那是给巴清的信号,告诉她 “我们平安离开”。

巴清站在青铜鼎旁,看着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雾中,手里攥着一块青铜片,上面的玄鸟纹在晨光中泛着淡红的光。陈牧走到她身边,低声道:“君上,我们也该走了,咸阳那边还等着您复命。”

巴清点头,最后看了一眼营寨 —— 熔炉已被推倒,帐篷已被收走,只剩下那尊青铜鼎,鼎耳的汞液还在往下滴,在地上凝成一道玄鸟纹,指向巴蜀的方向。她弯腰,将手中的青铜片放在鼎旁,又从怀中取出一小块丹砂,放在青铜片上 —— 青铜片瞬间亮起红光,与鼎上的玄鸟纹连成一片。

“走吧。” 巴清转身,踏上往咸阳的马车,车帘落下时,她最后看了一眼江面 —— 远处的漕帮船上,阿石正站在船头,对着她的方向,举起了左臂,淡红色的印记在晨光中,若隐若现。

马车渐渐远去,雾又开始浓了,青铜鼎旁的丹砂渐渐冷却,红光却没有熄灭。忽然,鼎耳的裂纹里传来一阵细微的声响,像是鼎鸣,又像是士兵们的低语。雾中,那道由汞液凝成的玄鸟纹,竟缓缓飞了起来,朝着巴蜀矿场的方向,渐渐远去。

而此刻,往矿场去的阿石,突然摸了摸左臂的印记,淡红色的浅印竟微微发烫 —— 他抬头,看向远方的骊山方向,仿佛看到了那尊青铜鼎,看到了巴清的身影。他攥紧怀里的青铜片,心里默念:“君上,我们等着重逢的那天。”

雾中的巫峡,只剩下那尊青铜鼎,鼎下的汞火虽已熄灭,却在鼎身留下了一道玄鸟纹,像一个永恒的约定,等着他日,赤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