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巴清传奇:丹砂与权谋 > 第102章 【权谋终局篇】相国反目

第102章 【权谋终局篇】相国反目(1 / 2)

李斯于朝会当庭掷出楚国密匣,

指认巴清私通六国谋逆。

黑檀匣内帛书血印历历在目,

却在御史验看刹那——

夹层暗格渗出荧荧汞液,

裹住一卷相国府金箔密令。

【一:九鼎惊朝】

咸阳宫麒麟殿的空气,凝滞得如同灌满了铅汞。

嬴政高踞九阶黑玉台之上,冕旒垂下的玉藻纹丝不动,如同冰封的瀑布。殿中三十六盏盘踞金人铜灯,今日却只燃了十二盏,幽暗的光线将殿柱上的玄鸟纹映照得如同蠢动的鬼影。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连侍立两厢的甲士,都屏住了呼吸,玄铁甲胄下的肌肉绷紧如石。

巴清立于丹墀之下,玄色深衣几乎与殿角的阴影融为一体。她刚从云梦泽的毒瘴死地归来,三日之期,险死还生,虽暂时压制了毒瘴对骊山地脉的侵蚀,修补了水银江河图的云梦泽空缺,但损耗巨大。

眉宇间带着难以掩饰的倦色,掌心被玄玉虎符棱角硌破的伤口虽已结痂,此刻却隐隐作痛。更深处的不安,源自麒麟殿这反常的死寂。九鼎泣血、云梦锁龙、三星邪祟……如此泼天大事,今日朝会竟只字不提?始皇那冕旒之后的目光,如同深渊,难以揣测。

“陛下,” 廷尉姚贾手捧玉笏,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打破了死寂,“云梦水患已平,清夫人功在社稷,然……”他话音一顿,喉结滚动,似有千钧重担压在舌尖,“然近日咸阳城内流言四起,多涉清夫人……与六国余孽……”

“姚廷尉!” 一个阴柔却带着金石之音的声音骤然响起,如同毒蛇吐信,瞬间压过了姚贾的迟疑。相国李斯自文官队列最前端稳步出列,玄色锦袍上暗绣的云气蟒纹在幽暗灯火下仿佛活了过来。他手持一卷黑沉沉的木匣,匣身无光,却散发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阴冷气息,如同从九幽地府挖出的陪葬之物。“流言蜚语,何须廷尉劳心?臣,有铁证呈于御前!”

李斯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像冰锥一样,刺破了大殿内令人窒息的凝滞气氛。他双手缓缓地捧起那个黑檀木匣,仿佛捧着一件极其珍贵的宝物。然而,尽管匣盖尚未开启,一股若有若无的气息却已经弥漫开来。

这股气息十分奇特,其中混杂着陈旧的血腥味道和奇异的丹砂香气。它在空气中缓缓飘荡,让人不禁心生寒意。巴清的心脏猛地一沉,她突然感觉到一种莫名的恐惧涌上心头。

她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那个黑檀木匣,越看越觉得熟悉。那匣子的形制、那阴冷的气息,都让她想起了一个地方——云梦泽心三岛之下的那处三星堆邪祭遗迹。

在那里,她曾经发现过半截残匣的碎片,而此刻,眼前这个完整的匣子,竟然与那半截残匣的碎片纹路一模一样!巴清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她意识到这个匣子可能隐藏着巨大的秘密。

“楚国的宫廷密匣……”巴清喃喃自语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惊愕和恐惧。

嬴政终于动了动。他缓缓抬起一只手,宽大的玄色袍袖拂过冰冷的玉案,声音听不出喜怒:“呈上来。”

李斯躬身,一步步踏上丹墀,将黑檀密匣恭敬置于御案之上。匣盖开启的瞬间,仿佛打开了地狱之门。一股更浓烈的、陈腐的血腥气混合着奇异的汞锈味冲鼻而出!匣内,猩红的锦缎衬底上,静静躺着一卷色泽灰败、边缘焦枯的帛书,以及一枚青铜铸造、样式奇诡的玄鸟印信——那鸟首三目,双翅扭曲如蛇,正是楚国宫廷密使独有的“鬼鸮”符印!

“此乃臣于三日前,秘密截获于武关道上的楚地信匣!”李斯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雷霆万钧的指控之力,回荡在死寂的大殿,“匣内帛书,乃楚王负刍亲笔密令!其上血印,为楚宗室大巫祝熊启所烙!此令——”他霍然转身,枯瘦的手指如同淬毒的矛尖,直指丹墀之下的巴清,声音炸裂如惊雷:

“——命巴氏清,借督造骊山地宫、掌控天下丹汞之便,以汞毒腐坏骊山龙脉,崩解九鼎!待龙脉断绝、帝陵崩塌之时,举赤霄私军为内应,助六国盟军攻破函谷关,复立楚社稷!巴清!你还有何话说?!”

【二:铁证燃鼎(血印疑云)】

“轰——!”

李斯的话如同在滚油中泼入冷水,瞬间引爆了整个麒麟殿!群臣哗然!惊骇、恐惧、猜疑的目光如同无数淬毒的利箭,瞬间聚焦在巴清身上!连那些持戟的甲士,握戟的手指都因震惊而微微颤抖!谋逆!裂土!毁龙脉!崩帝陵!这是诛灭九族、挫骨扬灰的滔天大罪!

赵高侍立在嬴政身侧,惨白的脸上毫无表情,唯有细长的双眼微微眯起,如同毒蛇锁定猎物,嘴角噙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阴冷弧度。

嬴政依旧端坐,冕旒玉藻遮蔽了一切表情。但他放在玉案上的那只手,指关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案面上一枚作为镇纸的玄玉小鼎,竟无声无息地浮现出蛛网般的细密裂纹!鼎身饕餮纹路红光微闪,发出低沉如兽喘的嗡鸣!九鼎感应帝怒!

巴清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她和那道如万箭穿心般的目光。她的身姿挺直得如同孤峰上的雪松,傲然屹立,不为所动。

云梦泽的生死搏杀,让她历经了无数的磨难和疲惫,但同时也磨砺出了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冰寒锐气。这种锐气,让她在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时都能毫不退缩,勇往直前。

她的目光缓缓地落在了御案上那开启的黑檀密匣上,这密匣仿佛是一个沉睡的巨兽,散发着神秘而古老的气息。巴清的目光如同利刀一般,瞬间穿透了那猩红的衬底和陈旧的帛书,仿佛要将这密匣中的秘密一览无余。

“相国大人,”她的声音平静得出奇,如同冰封湖面下汹涌的暗流,“此匣形制诡异,确似楚宫秘造。帛书笔迹,亦足可乱真。血印之巫咒,阴毒凶戾,更是楚地大巫祝熊启的不传之秘。”她每说一句,李斯枯瘦脸上的自信便凝固一分,群臣的哗然也变成了死寂的惊疑。她竟不否认?

巴清话锋陡然一转,如同冰刀出鞘:“然,相国大人可知,真正的楚国宫廷密匣,尤其是用于传递此等灭国密令的‘鬼鸮’密匣,其匣底夹层之中,必嵌有一片薄如蝉翼、以丹砂与楚地一种名为‘血喉鸟’心头血淬炼而成的‘血喉金箔’?此箔遇光生华,遇气转赤,遇血则化!乃是楚国数百年防伪不传之秘!”她目光灼灼,盯在李斯脸上,“相国大人截获此‘铁证’时,可曾验过这匣底夹层?可曾见那血喉金箔?!”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李斯眼中瞬间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惊愕与慌乱,但随即被更深的阴鸷覆盖。他厉声喝道:“妖言惑众!此等楚地阴私,你从何得知?分明是想转移视听,混淆圣听!”

“臣妇从何得知?”巴清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那弧度里没有温度,只有云梦泽毒瘴淬炼出的决绝,“相国大人莫忘了,我巴氏世代经营丹砂,足迹遍布巴蜀荆楚!楚地巫蛊丹砂之术,虽秘,亦有迹可循!陛下!”

她转向御座,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金石之音,“为证清白,臣妇恳请陛下,当庭开匣验箔!若无此箔,臣妇甘愿领千刀万剐之刑!若有此箔……”她目光如电,扫向脸色剧变的李斯,“则请陛下明察,是何人伪造此证,构陷忠良,欲乱我大秦根基!”

死寂!绝对的死寂!连盘踞在铜灯上的金人,那冰冷的眼窝里仿佛都射出了审视的光芒。嬴政那只按在裂纹密布玄玉小鼎上的手,缓缓抬起,对着御案上的黑檀密匣,屈指一弹。

“验!”

【三:金鳞现爪(夹层玄机)】

一个“验”字,如同惊雷炸响在死寂的麒麟殿!

负责勘验的,正是那位以刚正严苛、精通百工之术而声名远扬的御史大夫冯劫。他站在众人面前,身形挺拔如松,面容严肃,一双锐利的眼睛仿佛能洞察一切。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周围无数道惊疑、审视、恐惧的目光如芒在背,但他毫不退缩,稳步走到御案前。

在御案上,摆放着一个黑檀密匣,它的表面光滑如镜,散发出一种神秘的气息。冯劫并没有立刻去触碰那个密匣,而是先从怀中取出一方素白无瑕的玉碟。这方玉碟通体洁白,没有一丝瑕疵,宛如羊脂白玉一般温润。

接着,他又从一个贴身锦囊中小心翼翼地倒出些许银白色的细腻粉末。这些粉末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弱的银光,它们就是水银霜,一种极其珍贵且具有特殊功效的物质,不仅可以用来验毒,还能在某些情况下显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