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声在空旷的地下甬道中被放大,一轻一重,最终停在锅炉房仓库厚重的铁门前。
林枫用肩膀顶开门,一股混杂着铁锈和陈旧纸张的气味扑面而来。
他没有开灯,只是借着手机屏幕的微光,和身后的赵子轩一同走进了这个堆满“沉默证物”的秘密基地。
这些是他们从各个被遗忘的角落搜集来的,属于那些消失之人的遗物。
他径直走向角落里一个刚送来不久的铁皮箱,箱子上还残留着焚烧后的焦黑痕迹。
这是从青钢厂生活区废弃的垃圾焚化炉里抢出来的。
林枫撬开锁,一股浓烈的烟火气混杂着未燃尽的纸灰涌出。
他用镊子小心翼翼地翻检着,忽然,他的动作停住了。
在一堆烧得只剩残骸的杂物底下,一张被烧焦了边缘的硬纸片顽强地存留了下来。
纸片上,用粗糙的炭笔画着一幅简陋的厂区平面图,线条歪歪扭扭,却精准地勾勒出了几个关键建筑的位置。
而在图纸的右下角,一串几乎要被火焰吞噬的、由点和横组成的符号,刺痛了林枫的眼睛。
是摩斯密码。
他几乎是屏住呼吸,在脑海中飞速地进行转译。
点、横、停顿……每一个符号都像一把重锤,敲击在他的心上。
几秒钟后,那串符号变成了一行冰冷的文字:“青钢旧厂,地下二层,他们管我们叫康复学员。张野进去了。”
林枫猛地抬头,视线穿透黑暗,死死盯住墙上那幅巨大的“回音档案”地图。
地图上,代表着青钢厂旧址的那个红点,原本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标记,此刻却仿佛有了生命,在他的注视下,透出一种诡异的、滚烫的错觉。
赵子轩一直沉默地站在他身后,此刻也看到了那行字。
他顺着林枫的目光望向地图,眼神比仓库里的钢铁还要冰冷,声音低哑得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他没走,他钻进去了。”
时间仿佛倒流。
三天前,青钢厂“思想矫正中心”的大门前,张野扶了扶鼻梁上的平光眼镜,白大褂衬得他多了几分斯文和无害。
他将一本伪造的、印有“市残联心理评估辅助员”字样的证件递进窗口,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略带一丝拘谨的微笑。
三道安检,从金属探测到虹膜扫描,他都从容通过。
没有人知道,他看似普通的白大褂耳朵里,塞着一枚能接收特定频率震动信号的微型接收器,而皮鞋的夹层里,藏着一把比牙签还细的盲文刻刀。
他的任务是渗透,而第一站,就是观察中心的“感恩书写课”。
教室里安静得可怕,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几十个“学员”穿着统一的灰色制服,埋头在桌上奋笔疾书。
张野站在教室后方,手里的评估表一片空白。
他的目光锁定在一个叫小川的年轻人身上。
资料显示,小川是三个月前被送进来的,原因是对公司推行的“奋斗者文化”提出了异议。
小川低着头,表情平静,一笔一划地在日记本上写着:“今天我很幸福,感谢中心给予我新生。”他的手指很稳,字迹也很工整。
但在一次翻页的间隙,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自己的本子上时,小川垂在桌下的左手手指,以一种极快的频率,用指甲在纸张背面敲击着——三短,一长。
这是他们事先约定的暗号,手语中的“救我”。
张野的心脏猛地一缩,但他脸上依旧不动声色。
他低下头,假装开始填写评估报告,手中的盲文刻把冰冷的触感传递到指尖。
他在评估表的背面,用力刻下了一行几乎无法被肉眼察觉的凹痕:“我在听。”
夜色重新笼罩了锅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