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没有道歉信,也没有威胁,而是一份名为《青年表达权益保障试行办法》的草案。
赵子轩的目光迅速扫过,最终停留在其中一条上:“禁止以资源分配、评奖评优等不对等条件,要求或暗示受访者修改其核心陈述内容。”草案够,但这已经是我能推得最远的一扇门了。”
赵子K轩面无表情地读完,走到阳台,用打火机点燃了信纸和草案。
橘红色的火焰舔舐着纸张,将其化为卷曲的黑色灰烬。
他没有将灰烬扬向窗外,而是小心地收拢起来,全部倒进了那个已经被改造成某种仪器的电饭锅底盘里。
第二天清晨,当宿舍还沉浸在寂静中时,电饭锅底盘冷却的水渍结晶中,浮现出了一行全新的、如同电路图般精密复杂的纹路。
破译后的信息简洁而有力:“门开了,但钥匙在我们手里。”
几乎是同时,林枫的电脑屏幕上,代表“故障云盘”后台的访问数据曲线,像垂危病人的心电图一样,突然疯狂地向上拉升。
无数新的Ip地址涌入,大量加密文件被上传。
这些不再是统一格式的“发言稿”,它们是形态各异的“沉默证据”:一张被辅导员当面撕毁又被偷偷粘好的退学申请书照片、一篇发布三分钟后就被删除的微博长文截图、甚至是一段音质嘈杂的录音,里面一个嘶哑的男声在哀求,而另一个声音则在严厉地训斥:“你只要表现得正常一点,对你、对我们家都好!”
林枫和张野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
他们没有多说一句话,立刻投入到工作中。
一行行代码在屏幕上飞速滚动,他们连夜为系统进行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升级,加入了一个名为“回声链”的新功能。
每一段上传的“沉默证据”都会被程序自动生成一个独一无二的哈希值,然后碎片化,同步备份到全球数十个不同的公益组织服务器上。
它不再依赖任何一个单一的节点。
在提交最后一行代码后,林枫在自己的工作日志里写道:“这一次,不求传播,只求不灭。”
喧嚣与沉静在一座城市里奇异地共存着。
第二天傍晚,赵子轩走出宿舍,手里拿着一张海报。
他没有去人流最密集的食堂门口,而是走到了通往废弃锅炉房的必经之路——宿舍楼侧面的老旧公告栏前,将海报贴了上去。
海报上没有华丽的设计,没有二维码,没有任何联系方式,只有一行用马克笔手写的、粗犷有力的大字:“如果你曾被迫说过‘谢谢’,请来锅炉房仓库。我们不帮你道歉,我们帮你记住。”在海报最右下角的角落里,有一个用针尖戳出来的、几乎无法被察觉的微型点阵。
只有最细心的人才能发现,那是一串编码,破译后的意思是:“第540夜,等你。”
林枫在晚些时候路过了那张海报。
他驻足看了几秒钟,然后转身去便利店买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泡面。
他没有去敲赵子轩的门,而是默默地将那碗面放在了海报正下方的水泥台阶上,袅袅的白气在微凉的晚风中缓缓散开。
这是404寝室流传下来的传统:饭到了,人就不远了。
夜色渐深,整栋宿舍楼都陷入了寂静,公告栏前的光线也变得昏暗。
那一碗泡面已经凉了,但夜色深处,通往锅炉房仓库的黑暗甬道里,开始响起此起彼伏、压抑却坚定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