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我的室友全是卧龙凤雏 > 第474章 老子的课,老子自己教

第474章 老子的课,老子自己教(1 / 2)

冰冷的电子音在404寝室里消散,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几分。

林枫缓缓放下手环,屏幕上那行官方而漠然的文字,像一道无形的枷锁,正试图扼住他的喉咙。

他没有惊慌,也没有愤怒,只是静静地坐着,眼神深邃得像一潭不见底的寒水。

这种沉默比任何激烈的反应都更令人心悸。

医保账户解冻的喜悦仅仅持续了三天,就被这迎头一盆冷水浇得干干净净。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信用评分系统,这张无形的大网,终于要收紧了。

“枫哥,你看这个。”陈默的声音有些干涩,他推过来一台笔记本电脑。

屏幕上是他们熬了两个通宵才从某个加密数据库里“请”出来的内部文件摘要——《城市信用积分制与社会资源分配细则》,后面缀着一个“草案V13.7”的字样。

林枫的目光扫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条款,最终,钉在了一条毫不起眼的附录上:“……为保障社会基础运行效率,低信用评级家庭及个人之直系后代,自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将自动归入‘基础生存技能培训序列’。高等教育及深度研究类资源,将优先向高信用评级群体倾斜……”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每一下都像是敲在所有人的心上。

他盯着那刺眼的“基础生存技能培训”八个字,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声音不大,却像淬了冰的刀子:“他们管这叫教育?不,这是驯化。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然后告诉最底层的人,你们这辈子只需要学会拧螺丝和扫大街就够了。”

“砰!”一声巨响,寝室门被猛地推开。

赵子轩满脸通红,像一头被激怒的公牛,他将一叠刚从图书馆打印出来的社会新闻报道狠狠摔在桌上,纸张散落一地。

“我刚看到新闻,‘新时代人才分流计划’试点,下个月就要在第六区推行!他们想用一堆冰冷的算法来决定谁有资格思考,谁只能出卖体力!那我们就用现实,把他们这套狗屁算法砸个稀巴烂!”

他的怒吼在狭小的空间里回荡,带着不甘和决绝。

一直没说话的张野,那个总能在最关键时刻找到门路的人,此刻却显得有些颓然。

他刚从校外回来,带回了一身尘土和疲惫。

“我刚去了趟‘星光里’,就是南三环外那个最大的城中村。那地方快拆了,我打听到,里面那个废弃的旧小学还能用上大概……两周。”

这个消息让激动的赵子轩瞬间冷静下来。

张野一屁股坐在床沿上,烦躁地抓了抓头发,一语道破了最残酷的现实:“教室是有了,可老师呢?谁来教?我们去哪儿找一群愿意冒着信用分被清零的风险,去给一群‘低信用人群’讲课的疯子?还有,怎么让那些连手机看视频都舍不得开流量的人,知道有这么个地方?”

一连串的“谁”和“怎么”像几座大山,压得寝室里刚刚燃起的火苗瞬间微弱下去。

是啊,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敌人,而是一整套已经深入社会毛细血管的规则。

寝室里再次陷入死寂。

窗外,城市的霓虹灯光怪陆离,将夜空染成一片诡异的紫红色。

可在那片虚假的繁华之下,城中村的方向,却只有一片片压抑的、暗淡的、如同星辰余烬般的光点。

林枫的视线穿透窗户,长久地凝视着那片光。

他看到凌晨四点的城市,当大多数人陷入沉睡时,那些出租屋的灯却依旧亮着。

那是上早班的环卫工在准备早饭,是夜班的代驾司机刚刚回家,是送奶工正在整理今天的订单。

他们的时间,和这座城市是错位的。

一道电光石火般的念头划过林枫的脑海。

他猛地站起身,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亮,之前的沉郁一扫而空。

“我们都想错了,”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时间!问题出在时间上!他们不是没有时间学习,是我们的时间,和他们的时间对不上!”

他迅速拉过一张白纸,笔尖在纸上飞速划过,一个疯狂而大胆的计划雏形跃然纸上。

“‘凌晨四点课堂’计划。”林枫抬头,目光灼灼地看着他的三个兄弟,“核心就三点:知识下沉,把大学的围墙拆了,把知识送到他们眼前。时间错峰,就在凌晨四点,在他们开始一天劳作之前,或者结束一天辛劳之后。最后,去中心化传播,我们不发通知,不建群,让知识像风一样自己吹过去。”

看着草案上那清晰的逻辑链,另外三人眼中的迷茫被一点点驱散,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的兴奋。

这个夜晚,404寝室的灯再也没有熄灭。

陈默拿出了他所有的家当——几台压箱底的二手投影仪,一堆报废的路由器和信号放大器。

他手指翻飞,代码如瀑布般在屏幕上刷新,一个自动化的、可远程控制的定向投屏系统在他的手中逐渐成型。

他甚至编写了一个小程序,能将路由器的信号伪装成公共wi-Fi热点,只对特定设备开放。

赵子轩则拨通了一个他既敬畏又亲近的电话号码。

电话那头,是京华大学哲学系的林知秋教授,一个真正的学者,也是赵子轩的忘年交。

“林教授,我想请您……来讲一堂课。”赵子轩的声音有些紧张。

“哦?讲什么?给你们这些小子讲尼采还是萨特?”林教授的声音带着笑意。

“不,”赵子轩深吸一口气,“我想请您给一群环卫工、保安、外卖骑手……讲一讲,普通人为什么需要哲学。”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林教授似乎有些错愕,随即笑了起来,带着一丝善意的怀疑:“子轩啊,你确定?给他们讲康德的‘绝对命令’?你不怕他们听不懂,拿着扫帚把我赶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