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人的命,被冷漠地当成了一串无关紧要的数字噪音,可以随时被静音,被删除。
赵子轩再也坐不住了。
他一拍桌子,眼睛里燃着一团火:“不能再等了!他们想让我们无声无息地消失,我们就偏要闹出最大的动静给他们看!”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发起“无网生存72小时”直播挑战。
他要全程不用任何联网设备,只依靠村中最原始的资源生活,让所有人看看,被“优化”掉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第一天,赵子轩徒步十公里,翻过两座山头,才走到镇上唯一的公用电话亭。
他顶着烈日排了近两个小时的队,终于拿起那部沉甸甸的话筒。
跟拍的张野将镜头对准他汗湿的脸庞,直播间里,无数双眼睛正注视着这里。
赵子轩对着话筒,用尽全力喊出了一句话:“我们是赵家沟。我们没死,只是被人为删除了!”
张野的镜头没有停,一路扫过沿途十几个破败的村庄,画面里,大多数地方连信号塔的影子都看不见。
直播的标题下,弹幕再次被“我在”两个字刷屏。
有热心的观众开始自发整理全国“断网村”的地图,并将链接发往各大媒体的公共邮箱。
一场由赵家沟点燃的无声抗议,正在网络世界里燎原。
当晚,趁着夜色,陈默在熟悉地形的老周的带领下,潜入了几近废弃的山顶中继站机房。
机房里弥漫着灰尘和霉味,大部分设备早已断电,只有一个角落的旧服务器还闪烁着微弱的指示灯。
陈默接上备用电源,一阵令人牙酸的启动声后,屏幕亮了。
他飞快地敲击代码,在层层叠叠的系统文件中,挖出了一份被标记为“自动生成”的残留日志。
日志的标题让他瞳孔一缩:《低价值区域建议拆除清单》。
而生成这份清单的算法依据,竟然是“人均App安装量”和“夜间流量峰值”。
“我明白了,”陈默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们用城里人半夜刷视频、点外卖的生活习惯,来审判我们山里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眼里,我们不配联网。”
林枫的脸色铁青。
他迅速将日志文件导出,进行多重加密,一份发给了远方的阿杰,另一份存入了随身的U盘。
他转过身,看着身边的赵子轩、陈默和大刘,目光坚定,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这次,我们不只是曝光。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沉默的人,也有账要算。”
众人重重点头,压抑许久的愤懑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就在他们准备详细商议下一步计划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深夜的寂静。
是村里的妇女主任阿珍,她提着裤腿,跑得气喘吁吁,一张脸在手电筒的光下煞白。
“林枫!林枫!”她冲到几人面前,扶着膝盖,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出事了……出大事了!县里……县里刚刚来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