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得票数最高的是“看孩子写作业”。
镜头切换到一间临时改造的教室,五个孩子正低头写字。
摄像机压得很低,只拍着桌面:削得尖尖的铅笔,一块朴素的橡皮,一本翻开的作业本,还有一张信纸,上面用稚嫩的笔迹写满了“谢谢叔叔阿姨”。
直播间的评论区瞬间被引爆。
“这哪里是救济,这是在投资我们所有人的未来。”“我第一次觉得我交的税有了意义,我们的钱,能不能也这么花?”
而在“呼吸之间”的大后方,陈默敲下了最后一个回车键。
“验收日志”最终版正式上线。
所有现场数据、影像记录、家长评分,实时同步至云端信号站。
更重要的是,系统生成了一个“第三方观察员”认证通道。
律师、学者、媒体从业者,都可以通过实名认证,申请成为项目的独立见证人。
几乎是系统上线的瞬间,第一个申请便通过了。
一位名叫李哲的公益律师,在视频连线中当场宣布:“我以个人名誉担保,从今天起,‘呼吸之间’所有项目将接受全社会的审计监督。”他的话还没说完,系统后台一条新的指令被触发,自动向全国三百二十七个备案在册的类似项目发送了一封通知邮件:“你们的案例已被‘呼吸之间’信号站收录,将作为政策修订的重要参考。”
夜幕降临,喧嚣散去。
林枫独自一人坐在操场边,仰头看着满天繁星。
白天的胜利像一场梦,真实却又遥远。
脚步声自身后传来,陈局长在他身边坐下,身上只穿着一件白衬衫,像是卸下了一整天的疲惫。
“上面的压力很大,我不能立刻为你改政策。”陈局长的声音很低,带着一丝歉意。
林枫点了点头,目光依旧望着星空:“我不急。”
“但我们可以试点。”陈局长似乎下定了决心,“比如,专门为你们这样的项目,设立一个‘容缺受理’的绿色通道。手续可以后补,项目先进场运行。”
林枫的嘴角终于有了一丝笑意。
他转过头,看着陈局长:“那得加一条:申请人有权对任何驳回理由,提出公开质询。”
陈局长一愣,随即也笑了。
那是一种属于战士之间的、心照不宣的默契。
两人没有握手,也没有再说更多,只是并肩坐着,一同看着那片深邃的夜空。
就在这时,林枫口袋里的手机轻微震动了一下。
他拿出来一看,是信号站弹出的新消息,一行小字在屏幕上发着光:“甘肃张掖,新求助:一名盲童想学编程。”
三秒钟后,屏幕上的求助信息下方,一个来自北京某科技公司的图标亮起,点击了“响应”。
项目状态瞬间从“待处理”变为鲜红的“已匹配”。
林枫的眼神变得炽热。
胜利的果实还未完全消化,新的战役已经打响。
陈局长给的“绿色通道”,不仅仅是一个承诺,更是通往甘肃张掖,通往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们的唯一路径。
这条路,必须立刻去走,一刻也不能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