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枝染透金色曙光之际,死寂一夜的竹庐内,骤然爆发出裂帛般的长笑!
“成了!哈哈——!”
“道爷成了!哈哈——!”
声震竹林,宿鸟惊飞!
庐门洞开,顾阳山散发如蓬草,形同野樵;青衣尽墨,却映着朝霞金光;双瞳赤红如血,疲惫中燃烧着狂喜的火焰。
掌心之上,稳稳托着一粒玉丸!再看鼎中,八枚丹丸静静悬浮,蓝泽温润,如碧潭春水凝冻成髓,莹似夜蚌深藏之明珠,浓郁清香弥漫开来,涤尽前尘浊气。
九炉败其八,终得一炉功成!
顾阳山仰天长啸,胸中块垒尽吐:“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天机一线,终被我抓住了!哈哈哈哈!”
劫火煅真金,九死得一生,丹道之艰险与狂喜,尽付此长笑之中。
丹丸甫一入口,顿化甘霖泻玉!
一股沛然真元如潮汐奔涌,直灌紫府,周天运转立时快若璇玑飞旋,丹田深处,一缕灼灼金乌之色悄然滋生,光华内蕴。
“妙哉!”
顾阳山心中暗赞,指节微颤,将剩余八枚丹药珍而重之地纳入备好的羊脂玉瓶。此丹初成,其效竟超乎所料。
他旋即盘膝于蒲团,默运《云流清经》。初时体内真元仅存涓涓细流,枯涩滞碍。
然丹药入腹,药力顷刻如沸汤化雪,源源不绝地转化为精纯真元,汩汩流淌于百脉之间。
不过须臾,真元已恢复六成有余,周身滞涩尽去,通体舒泰。
“药力竟如此迅猛!”他心念一动,又取一枚丹药吞下。
第二枚丹丸入体,真元霎时如江河奔涌,沛然莫御,充盈四肢百骸。一股前所未有的饱胀满足感油然而生!
顾阳山眉梢眼角俱是飞扬喜色,暗道:“两枚竟可复我全身真元!自此,便是再遇那内力浑厚如晁闻剑之辈,又何足道哉?何惧彼辈!”
两日光阴,倏忽而过。
暮色四合,云霞如璧。
桌案上,十一只羊脂玉瓶列阵,莹然生辉。此丹脱胎于真元丹,功效略逊一筹,顾阳山欣然命之曰“小真元丹”。
回首炼丹艰辛,二十一炉火起烟灭。自第九炉豁然开朗,心境澄明后,后续十二炉竟只败了两炉。
末炉更是福至心灵,丹成满数,足足十二枚,光华流转,丹气氤氲。
他将其中九瓶小心收于箱箧,携上两瓶,步出竹庐。
先至清池畔掬水净面,将一头青丝重新束好,以竹簪固定,顿觉神清气爽,遂向前方小楼行去。
“曲大哥——!!!”
人未至,声先闻。顾阳山行至楼前,正见李曲于竹影婆娑间舞剑正酣,剑光霍霍。他含笑上前,将玉瓶奉上。
李曲闻声收势,见递到眼前的温润玉瓶,双手接过,满面疑惑:“阳山,此乃何物?如此贵重玉瓶......”
“此乃小弟新炼之‘小真元丹’!我已亲试,于修炼大有裨益!”
顾阳山朗声道,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初次炼丹,所获不多,曲大哥莫要嫌弃。”
李曲紧握玉瓶,顿觉掌心温润,讪讪笑道:“这...这如何使得!无功不受禄啊!”心中却似猫抓,闻着便知是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