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程立秋渔猎东北1983 > 第179章 异邦建前哨,游子心系乡

第179章 异邦建前哨,游子心系乡(2 / 2)

晚上,他和张远航在港口附近一家简陋但干净的小餐馆里边吃当地特色的烤鱼和芋头,边商议着。

“远航,你看这里怎么样?”程立秋喝了口冰凉的当地啤酒,问道。

“位置不错,”张远航分析道,“处于几个重要渔场的辐射范围内,港口条件也基本够用。关键是,在这里建立个点,可以大大缩短我们往返渔场和大陆之间的航程和时间,节省燃油和损耗,也能更快地处理渔获,保证鲜活度。我看那边‘大洋物产’和另外几家外国公司,都在这里有固定的仓库和办事处。”

“我也是这么想。”程立秋用筷子点了点桌子,“老是千里迢迢跑回去,太耽误事,成本也高。如果咱们能在这里弄个小地方,哪怕就是几间房子,一个小的冷库,雇几个可靠的当地人,平时负责接收物资、联系业务、提供些简单维修,咱们的船过来就能直接补给、卸货,那效率就高多了!就像在山里打猎,得有个临时的窝棚或者营地,不能每次都从屯子里来回跑。”

他将这海上的布局,再次与熟悉的狩猎经验联系起来。

“是这个理儿。”张远航赞同道,“而且,有这个据点,咱们收集周边渔场信息、了解市场动态也方便。立秋哥,你真打算在这里投钱?”

“投入不会太大,先试试水。”程立秋目光坚定,“租个小场地,建个小冷库,雇一两个人看着。这笔钱,从咱们这次卖货的利润里出,值得!眼光得放长远点。”

正当两人商议着具体细节时,程立秋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猛地站起身:“对了!我得先去打个电话!”

他几乎是跑着找到了港口唯一能打国际长途电话的邮电局,排了不短的队,才轮到他。拨通那个刻在脑海里的、黑瞎子沟公社转程立秋家的号码时,他的手心因为紧张和期待而微微出汗。

电话接通,听着转接的杂音,每一秒都那么漫长。终于,听筒里传来了魏红那熟悉而带着一丝不确定的“喂?”声。

“红!是我!立秋!”程立秋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握着听筒的手紧了紧。

“立秋?!”魏红的声音瞬间拔高,充满了惊喜和难以置信,“你……你在哪儿?你还好吗?怎么这么久才来信儿?”一连串的问题如同豆子般倒了出来,带着哽咽。

“我很好!我们都好!船也好!我们现在在一个叫霍尼亚拉的外国港口补给,刚卖完货,收获很大!”程立秋赶紧报平安,简略地说了情况,省略了风暴和海盗的惊险,“家里怎么样?你和孩子们都好吗?小石头听话不?瑞山瑞雪呢?”

“都好,都好!”魏红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又满是欣慰,“家里一切都好,山庄和乐园生意也红火,赵主任、铁山他们都常来照应。小石头天天念叨你,瑞山瑞雪都会含糊糊喊爹了……就是……就是都太想你了……”

听着妻子的话语,听着电话那头隐约传来的孩子的咿呀声,程立秋的眼眶瞬间就红了,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他强忍着情绪,声音低沉而温柔:“我也想你们……等这边事情安排好,补给完,我们就返航!用不了多久就能回家了!告诉孩子们,爹给他们带了好多稀罕玩意儿……”

昂贵的越洋电话不能打太久,匆匆说了几分钟,在魏红反复的“一定要注意安全,平平安安回来”的叮嘱声中,程立秋依依不舍地挂断了电话。

他付了高昂的电话费,走出邮电局。异国夜晚的空气湿热,带着陌生的植物香气和隐隐的海腥。远处传来当地土着节奏欢快却听不懂的歌谣。璀璨的南十字星在夜空中清晰可见,与北斗七星迥然不同。

他独自走到码头边,靠着栏杆,望着停泊在不远处、亮着灯光的“探索者”号,再望向北方,祖国和家的方向。刚才电话里妻子的声音、孩子们的讯息,还在耳边回响,让这异国的夜晚,瞬间充满了浓得化不开的思念。

雄心勃勃的商业蓝图,建立海外据点的规划,在这一刻,似乎都抵不过对那片黑土地、那个温暖小院、那几张亲切面容的牵挂。他点燃一支烟,深吸一口,任由那辛辣的烟雾在肺里盘旋。

异邦建前哨,是事业拓展的必然一步,是猎人将足迹迈向更远猎场的标志。但无论走得多远,飞得多高,那根连着故土和亲情的线,却永远牢牢地系在心上,是他所有勇气和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最终必定要归去的方向。游子之心,在陌生的星空下,愈发清晰地指向了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