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程立秋渔猎东北1983 > 第158章 海上扬新帆,远航探深蓝

第158章 海上扬新帆,远航探深蓝(2 / 2)

“要起风了!”程大海看着天色,面色凝重地对张远航说道。

张远航盯着雷达屏幕和气象传真图(通过电台接收),眉头紧锁。根据预报,一股较强的气旋正在附近海域形成,可能会带来大风和巨浪。

“通知全体船员,做好防风准备!检查所有设备固定,密封舱门,甲板上不得留人!”张远航果断下令,声音透过船内广播传遍每个角落。

命令迅速得到执行。船员们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冒着已经开始飘洒的雨点和越来越剧烈的颠簸,快速而有效地加固着船上的一切可移动物品,将甲板清理干净,然后迅速撤回舱内。

很快,风暴如期而至。狂风呼啸着,卷起数米高的浪头,如同巨大的墨蓝色山峦,一道接着一道,狠狠地砸向“滨海611”号!数千吨的钢壳渔船,在这大自然的狂暴力量面前,犹如一片小小的树叶,在波峰浪谷间剧烈地起伏、摇晃,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冰冷的咸涩海水不断冲上甲板,四处飞溅。

驾驶室内,仪表盘上的指针在疯狂晃动,张远航和程大海以及舵手,三人用安全带将自己固定在岗位上,全力与风浪搏斗。张远航根据风浪的方向和船体响应,不断发出指令,调整着航向和速度,既要避免被浪头打横造成倾覆,又要防止船头过于迎浪导致结构受损。

“左满舵!慢车!”

“回正!加速顶过去!”

“注意右舷来的涌浪!”

他的指令清晰而冷静,仿佛外面那地狱般的景象与他无关。程大海凭借老道的经验,精准地执行着操作,心中对这位年轻的指挥官暗暗佩服。在这种极端环境下,能保持如此冷静的头脑和准确的判断,绝非易事。

船舱内,不少船员面色苍白,紧紧抓住身边的固定物,抵抗着强烈的眩晕和呕吐感。但没有人惊慌失措,没有人哭喊,所有人都咬着牙坚持着,因为他们相信驾驶室里的指挥官,相信这条坚固的船。

这场风暴持续了整整一夜。当黎明再次来临时,风浪终于渐渐平息。乌云散去,朝阳将金色的光芒洒满一片狼藉的甲板和疲惫不堪却充满劫后余生喜悦的船员们脸上。

张远航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检查了船只状况,除了部分外部设施有些轻微损伤外,主体结构完好,动力系统运行正常。

“报告损失情况,组织人员抢修受损部位,其他人抓紧时间休息,恢复体力!”张远航下达了新的指令,声音虽然疲惫,却依旧沉稳。

经过短暂的休整和检修,“滨海611”号再次起航,朝着最终的目标海域驶去。经历过风浪洗礼的船员们,眼神更加坚定,彼此间的信任和凝聚力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几天后,他们终于抵达了预定海域。这里的海水呈现出更深邃的蓝色。张远航下令开启声呐和海底扫描设备,开始如同梳头发一样,对这片神秘的海域进行细致的探测。

白天,他们进行常规的拖网作业,收获了一些深海鲜鱼,数量虽不算特别惊人,但品质很高,也算不虚此行。而到了夜晚,或者选择一片相对隐蔽的海域停泊时,张远航则会亲自带领几个绝对信得过的核心队员,操作着小型的旁侧声呐和磁力仪,对“鬼见愁”礁石区延伸出来的深海区域,进行秘密的扫描和探测。

这项工作枯燥而漫长,需要极大的耐心。一连几天,屏幕上显示的都是寻常的海底地貌和沉积物信号。

直到一个深夜,当扫描仪器的探头再次掠过一片深邃的海沟边缘时,屏幕上的信号突然出现了异常!一片明显不同于周围自然沉积物的、规则的几何形状反射信号,以及磁力仪上显着增强的读数,清晰地显示出来!

操作员抑制住内心的激动,低声报告:“张队!有发现!水下约85米,有疑似大型金属物体和……和类似陶瓷堆积物的信号!”

张远航的心脏像是被重锤狠狠地敲了一下,剧烈地跳动起来。他的眼睛瞪得浑圆,仿佛要把屏幕看穿,身体也不由自主地向前倾去,紧紧地贴在屏幕前,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那团异常信号在屏幕上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它的形状、磁力反应,都与程立秋之前描述过的沉船特征如出一辙!张远航的脑海中不断回响着程立秋的话,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样敲打着他的神经。

“标记坐标!精确记录所有数据!”张远航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但他的命令依然清晰而果断。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继续下达指令,“注意保密!相关信息仅限于此刻在场的人知晓!”

“是!”船员们齐声回应,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兴奋和紧张。他们知道,这个发现可能会改变一切。

在深蓝的海洋之下,沉睡了数百年的秘密,似乎终于向这群勇敢的探索者,掀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这次远航,不仅仅是对船员意志和船只性能的考验,更有可能带来远超鱼获价值的、足以改变格局的惊人发现。

“滨海611”号的这次深蓝之旅,注定将在程立秋的崛起之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一切,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