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程立秋渔猎东北1983 > 第155章 分工明确,产业新格局

第155章 分工明确,产业新格局(1 / 2)

清晨的薄雾如同轻纱,尚未完全从黑瞎子沟的山峦间散去,程立秋家那栋新建的二层小楼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空气中弥漫着新刷油漆和木头混合的味道,也弥漫着一种新旧交替、蓄势待发的紧张与期待。

这是程立秋麾下新老核心成员的第一次正式联席会议。长方形的会议桌,程立秋当仁不让地坐在主位。他的左边,是以王铁山、张远航、李建军为代表的退伍兵新锐力量,他们坐姿笔挺,神色严肃,目光锐利,带着军人特有的干练和纪律性。右边,则是以王栓柱、程大海(大姐夫)、韩老栓为代表的老班底,他们穿着朴素的棉布衣服,脸上带着山风和岁月刻下的皱纹,眼神中有对程立秋的绝对忠诚,也有一丝面对新事物和新人的局促与审视。

魏红没有参会,她在隔壁的房间带着小石头,偶尔能听到儿子稚嫩的读书声传来,为这严肃的会议增添了一抹温馨的背景音。

程立秋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沉稳地开口:“今天把大家叫到一起,没别的事,就是立规矩,定章程,明确往后咱们这摊子家业,该怎么走,谁来管,怎么管。”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以前,咱们是小打小闹,靠着兄弟义气,摸着石头过河。现在,不一样了。”程立秋顿了顿,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摊子大了,钱多了,眼红的人多了,麻烦也多了。再像以前那样,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行了!得有个规矩,得分清责任,得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他首先看向右边的老班底,语气缓和了些:“栓柱哥,大海哥,老栓叔,还有各位老兄弟,没有你们跟着我风里雨里这么多年,就没有我程立秋的今天,也没有黑瞎子沟这片参田。这份情义,我程立秋记在心里,一辈子不忘!”

王栓柱等人脸上露出感动和激动的神色,连连摆手:“立秋,你说这话就见外了!”

“都是应该的!”

程立秋点点头,话锋一转:“但是,情义归情义,事业归事业。往后,咱们得把事业干得更大,更稳。这就需要更专业的法子。所以,我请来了铁山、远航、建军他们这些部队下来的精英。他们懂管理,懂技术,有纪律,正是咱们现在最需要的。”

他这番话,既安抚了老兄弟,也抬高了新人的地位,为接下来的分工铺平了道路。

“的一份文件,神色变得郑重。

“第一,海上所有业务!”他目光投向左边,“包括‘滨海611号’及未来可能增加船只的捕捞作业、海捞瓷的秘密探索打捞、海上应急救援队的筹建,以及所有与海洋相关的对外联络和商务谈判——全部由张远航负责!”

张远航“唰”地站起身,挺直胸膛,声音铿锵:“是!保证完成任务!”他没有多余的话,眼神中的自信与沉稳,却让人信服。

程立秋继续道:“远航是侦察兵出身,胆大心细,应变能力强,熟悉船舶(在部队接触过),海上这一块交给他,我放心。大海哥,”他看向程大海,“你是老船长了,经验丰富,往后你在船上,主要负责具体的航行和捕捞指挥,技术上你多把关,大的方向和安全管理,听远航的。你们俩,要配合好!”

程大海虽然心里对突然空降一个“上司”有些嘀咕,但他深知程立秋的权威,也见识过张远航的本事,连忙站起来表态:“立秋你放心,我一定配合好张队长的工作!”张远航也立刻向程大海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虽已退伍,习惯使然):“程船长,以后请多指教!”两人目光交汇,虽有试探,但更多的是对程立秋命令的服从。

“第二,山林产业!”程立秋声音提高了一些,“包括所有参田的日常管理、护育、扩种;山货(蘑菇、木耳、榛子等)的统一收购、加工与销售;狩猎队的组织与管理;皮毛的收购与初加工;以及整个黑瞎子沟区域内,所有与我们产业相关的山林土地管理和协调——全部由李建军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