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板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程立秋会问这个。他想了想,点点头:“是有这么个说法。好像是有些地方,在林子里辟出地,模仿野山参的环境种参,叫啥……林下参?听说弄好了,比种庄稼挣钱多了!不过那玩意儿投资大,周期长,得好几年才能见收成,而且技术门槛高,一般人玩不转。怎么,立秋你对这个有兴趣?你可是搞海的,咋想起摆弄山里的事了?”
程立秋笑了笑,掩饰住眼底一闪而过的精光:“就是随便问问,听人说起,觉得新鲜。种参……六年才能收?这时间可是不短。”
“可不是嘛!”王老板吐了个烟圈,“没点家底和耐心,谁敢碰那个?不过话说回来,真要种成了,那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参可是宝贝啊!”
程立秋没有再深入问下去,又闲聊了几句,便告辞离开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海风依旧咸腥,但程立秋的思绪,却已经飞越了眼前这片蔚蓝,投向了远方那片巍峨葱郁的白山黑水。
园参!林下参!
王老板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记忆深处的一扇门。前世模糊的记忆碎片变得清晰起来。他确实接触过这一块!虽然不是直接种植,但也了解其中的门道和巨大的利润空间。在这个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百业待兴的年代,园参种植绝对是一个尚未被大多数人察觉的蓝海!尤其是林下园参,模仿野生环境,价值更高!
六年生……周期长……投资大……技术门槛高……
这些在别人看来是缺点的因素,在程立秋眼里,却恰恰是机会!正因为难,才有门槛,才不至于一窝蜂涌上来,才能形成持续的竞争力。他有重生的先知,有上辈子积累的(虽然是间接的)经验,更有如今在海上初步积累的资金和魄力!
一个比海洋更加广阔、更加深厚的“猎场”,在他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来——那绵延无尽的兴安岭,那富饶神秘的黑土地!
与这个宏伟的蓝图相比,眼前船队鱼获的些许波动,大哥那点可笑的嫉妒,甚至老三那带着点传奇色彩的“好运”,都显得微不足道了。海上的收获,可以解决温饱,可以快速积累初始资本,但终究有其局限性。而山里的人参产业,一旦做成,那就是一座可以传承下去的金山!
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一个清晰的、大胆的计划开始在他心中酝酿:利用现在海上捕鱼和即将可能拓展的海捞、海货贸易,持续积累资金。同时,尽快启动园参种植项目!回老家黑瞎子沟屯,那里有广袤的、未被重视的山林!承包下来!大规模种植林下参!
他知道,这件事必须抓紧。政策的风声已经越来越松,用不了几年,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山林的价值。他必须抢占地利,抢得先机!
想到这里,他脚下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当他推开自家院门时,脸上已经恢复了平时的沉稳。院子里,程立夏正阴沉着脸劈柴,把柴火摔得砰砰响。程立冬还没回来。魏红在灶房忙碌,炊烟袅袅。
程立秋没有理会程立夏那怨毒的目光,直接走进灶房,对魏红说:“红,明天我去县里一趟,办点事。”
魏红擦了擦手,问道:“啥事?去买东西?”
“不全是。”程立秋看着她,眼神明亮,“去打听点新路子。咱们这光靠海吃饭,还不够稳当。我想着,是不是能把山里的路子也走起来。”
魏红似懂非懂,但她相信自己的男人:“嗯,你去吧,家里有我。”
程立秋点点头。他知道,这盘新的棋局,已经在他心中落下了第一子。而他的征途,将从这片蔚蓝的大海,正式转向那片更加深沉、更加富饶的黑色山林。猎人的目光,永远盯着下一个更有价值的猎物。程立秋的“猎途”,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更加波澜壮阔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