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剿匪(1 / 2)

土匪们见此情景,吓得纷纷后退,不敢再贸然前进。

陈武的士兵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不轻,队伍顿时陷入了混乱。

右参议侄子更是吓得脸色苍白,躲在士兵身后,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嚣张气焰。

王十三趁着这个机会,对陈武喊道:“陈武,你看看这都是什么事!为了这恶贼的一己私利,多少人要丢了性命?你真的要一错到底吗?”

陈武看着眼前混乱的场景,又看看王十三坚定的眼神,心中的最后一丝犹豫终于消失。

他转过头,对右参议的侄子说道:“我不能再错下去了!你这恶贼,为非作歹,今天我定要将你绳之以法!”

说着,他带着自己的士兵,转身朝着右参议的侄子围了过去。右参议的侄子见势不妙,想要逃跑,却被四周的士兵堵住了去路。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众人转头望去,只见一群身着官服的人骑着快马赶来。

为首的便是右参议,他端坐在马上,身姿笔挺,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他面容白皙,保养得宜,留着一撮整齐的胡须,眼神犀利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一切。

来到近前,他看着悬崖边混乱的场景,脸色一沉,大声喝道:“都给我住手!”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威严。众人纷纷停了下来,望向这位中年人。

陈武见状,连忙上前行礼:“参见右参议大人!”右参议微微点头示意,目光先是在陈武身上停留片刻,那眼神中带着审视,仿佛在考量他的忠诚度,随后又缓缓移向王十三。

他的目光在王十三身上上下打量,脸上露出一丝关切,和声问道:“王巡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十三不敢耽搁,连忙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右参议,从剿匪说起,讲到被污蔑,再到此刻的绝境,条理清晰,毫无隐瞒。

右参议静静地听着,时不时微微皱眉,脸上露出愤怒和痛心的神情,似乎对侄子的所作所为感到无比震惊和失望。

听完之后,右参议脸色愈发阴沉,怒目圆睁,猛地转身,手指狠狠戳向自己的侄子,厉声骂道:“你这孽障,竟做出如此天理难容之事!还败坏我名声!”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威严,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说着,他一甩衣袖,喝令左右:“来人,将这不孝子给我押回去,严加看管,听候发落!”几个亲兵迅速上前,将吓得瘫软在地的右参议的侄子五花大绑,架了起来。

解决完侄子,巡抚看向王十三,脸上露出一丝愧疚,眼中却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狡黠,上前两步,亲自将王十三扶起,和声说道:“王巡检,此次是本官失察,让你受委屈了。你剿匪有功,本应嘉奖,却险些被小人陷害。本官定会上奏朝廷,还你一个公道。”那语气诚恳,让人如沐春风,仿佛他真的是一位一心为民、公正廉明的好官。

回到潞州的别院中,右参议坐在书房的太师椅上,刚刚还一脸威严的他瞬间变得疲惫不堪,他揉了揉太阳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和纠结。

思索片刻后,他唤来心腹幕友,脸上露出一丝犹豫,但很快又变得坚定起来,低声吩咐几句。幕友听完,面露难色,但还是点头领命而去。

当晚,右参议侄子便在几个亲信的掩护下,悄悄溜走,消失在夜色之中。

而王十三这边,满心期待着巡抚兑现承诺,可日子一天天过去,却毫无动静。

他去求见右参议才得知这右参议早就回了太原,他这才意识到,自己恐怕被这老谋深算的右参议给骗了。

回想起当日悬崖边巡抚的表现,那愤怒、愧疚竟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表演。表面上,他是大义灭亲、公正执法,对侄子的恶行痛心疾首;可实际上,不过是为了平息事端,稳住众人。

等风头一过,便暗中将侄子放走,继续维持他那看似清正廉洁,实则暗潮涌动的官场生活。

次日清晨,天色微亮,薄雾还未完全散去,给整个巡检司大院蒙上了一层朦胧的纱。

王十三身着一袭黑色劲装,贴身的衣物勾勒出他精壮且充满力量感的身形,外罩巡检司巡检官服,那官服虽不华丽,却透着威严。腰间佩着一柄锋利的长刀,刀鞘上的花纹是古朴的兽纹,在晨光下隐隐闪烁,似在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

他站在大院中央,身姿笔挺如松,剑眉下的双眸深邃而坚定,扫视着眼前的一众兵士。

“弟兄们,当初在羊寨村的残匪逃到了紫金山村。这些土匪作恶多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若不彻底剿灭,百姓难安!咱们肩负保境安民之责,此次定要将他们一网打尽!”

王十三的声音洪亮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在兵士们的心坎上。他说话时,脸上的神情严肃而坚毅,紧抿的嘴角透露出他的决心。

众兵士齐声应和,声音响彻云霄,士气高涨。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对战斗的渴望,对正义的坚守。

有的新兵握紧了手中的武器,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脸上带着紧张与兴奋;老兵们则神色沉稳,眼神中透着久经沙场的淡定与自信。

王十三翻身上马,动作娴熟而流畅,犹如一阵黑色的旋风。他一马当先,带领着五十余名精壮兵士,向着紫金山村行军。马蹄声在官道上哒哒作响,扬起一路尘土。王十三骑在马上,身姿矫健,不时转头观察着队伍的行进情况,他的眼神敏锐,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当他们赶到紫金山村时,已是正午时分。烈日高悬,村子里一片寂静,不见一个人影,只有几缕炊烟袅袅升起,给这本该安宁的村庄添了几分诡异。

王十三心中警觉顿生,他深知土匪狡猾,这寂静之中或许暗藏危险。他抬手示意兵士们下马,动作沉稳而果断,随后做出扇形散开的手势,兵士们默契地领会,小心翼翼地向村子里搜索前进。

突然,一声尖锐的哨声打破了寂静。紧接着,从村子四周的房屋里、山坡上涌出一群手持武器的土匪,他们呐喊着,如潮水般向王十三等人冲来。

王十三定睛一看,发现这股残匪竟不知从哪又纠集了一帮人,人数比想象中更多。但他面色沉稳,不慌不忙地抽出长刀,刀身寒光闪烁,与他冷峻的眼神相互映衬。

“弟兄们,不要慌乱,结阵迎敌!”他的声音镇定而有力,在嘈杂的喊杀声中依然清晰可闻。

众兵士迅速按照平时训练的阵法,紧密地靠拢在一起,刀牌手在前,他们紧紧握住手中的盾牌,厚实的盾牌在阳光下反射出冰冷的光,弓手在后,搭箭上弦,箭头闪烁着寒光,马快则在两侧寻找机会,他们的坐骑不安地刨着蹄子,似在等待主上的一声令下。

土匪们虽然人数众多,但大多是乌合之众,他们凭借着一股蛮劲冲了过来,却在王十三等人的严密防线前屡屡受挫。

王十三挥舞着长刀,冲入敌阵。他的刀法刚猛凌厉,每一刀下去,都带着呼呼的风声,能让一名土匪倒下。

他的身影在土匪群中穿梭自如,如入无人之境。他时而侧身躲过土匪的攻击,时而纵身一跃,长刀划出一道弧线,鲜血飞溅。他的脸上溅上了敌人的血,却丝毫不影响他的勇猛,眼神反而更加锐利。

兵士们见巡检如此勇猛,士气大振,个个奋勇杀敌。有的新兵一开始还有些畏惧,但看到王十三的身影,勇气顿生,手中的武器挥舞得更加有力。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双方都有死伤。土匪们见久攻不下,便开始使用一些卑鄙的手段。

他们从房屋里搬出一些干草和柴禾,点燃后向王十三等人投掷过来,一时间,战场上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刺鼻的烟雾呛得兵士们咳嗽连连,视线也变得模糊不清。

王十三见状,心中暗自叫苦。他一边抬手捂住口鼻,一边指挥着兵士们灭火。他的眼神急切而坚定,不断地观察着战场局势,寻找着破敌之策。

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土匪的左侧防线出现了一丝松动。他心中一动,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立即带领着几名精锐兵士,向着土匪的左侧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他的呼喊声充满了力量:“跟我冲!”那几名兵士紧紧跟随其后,如同一把利刃,插入敌人的防线。

土匪们没想到王十三会突然发起反击,顿时阵脚大乱。

王十三等人趁机突破了土匪的防线,冲入了村子内部。

在村子里,他们与土匪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每一间房屋、每一条小巷都成为了战场,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