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就在草帽卡死的瞬间,那个原本死寂的、不断向内吞吸污水的下水道口内部,猛地传出一阵低沉的、如同引擎启动般的嗡鸣!紧接着,入口处浑浊的水流骤然加速旋转起来,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漩涡!漩涡中心产生强大的吸力,将入口附近堆积的枯枝败叶、塑料袋等杂物猛地吸了进去!几秒钟后,一股明显清澈了许多的水流,开始从这个入口汩汩涌出!卡在入口的草帽被水流冲得簌簌抖动,却牢牢地卡在那里,像一枚开启机关的钥匙。男孩惊得忘了哭,呆呆地看着那顶自己追不上的帽子,此刻竟成了“功臣”。
更奇妙的景象出现在村头临时搭建的救灾指挥棚里。那里堆放着村民们抢收回来、还未来得及完全脱粒的湿漉漉的麦捆。几个农妇正用麦秆飞快地编织着巨大的储粮囤,用于暂时储存为数不多的干燥麦粒。棚子一角,一台老旧的收音机在滋滋啦啦的杂音中,艰难地播放着天气预报和救灾信息。
棚外风雨如晦,棚内气氛凝重。一个负责登记物资的年轻村干部,看着手中寥寥几页的清单,眉头拧成了疙瘩:“赵伯,上头支援的物资还没到,咱们村自己这点粮食,还有乡亲们凑出来的…顶多撑三天…”
赵满囤刚带人疏通了一处堵塞,浑身泥水地冲进来,听到这话,心又沉了下去。
就在这时,一个正在埋头编织麦囤的老妇人突然“咦”了一声。她粗糙的手指抚过刚编好的一截囤壁内壁,那里,原本金黄的麦秆纹理之间,不知何时竟浮现出点点细密的、如同萤火虫般的幽绿色光点!光点迅速流动、组合,在她手下的囤壁上,清晰地显现出一行行工整的表格和数据!
“满囤叔!快…快看这!”老妇人声音颤抖地喊道。
赵满囤和年轻村干部急忙凑过去。只见那麦秆编织的囤壁上,赫然显示着:
```
【国际救灾物资动态】
批次:-0725 | 物资:即食面\/帐篷\/净水片 | 位置:郑州东站中转 | 预计抵达:8月20日 14:00
批次:FR-0810 | 物资:医疗包\/发电机 | 位置:新郑国际机场清关中 | 预计抵达:8月21日 09:00
批次:RU-0815 | 物资:柴油\/保暖毛毯 | 位置:满洲里口岸 | 预计抵达:8月23日...
```
数据还在实时刷新!
“这…这麦秆囤…成精了?”年轻村干部目瞪口呆,手里的铅笔啪嗒掉在地上。
赵满囤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得胡子都在抖:“不是成精!是…是念墨和天枢他们的…那个啥…黑科技!老天爷派救兵了!有数了!乡亲们有盼头了!” 他浑浊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熊熊的希望之火。
棚外的风雨依旧肆虐,但棚内压抑绝望的气氛,却被这麦囤壁上神奇显现的“国际救灾物资动态”驱散了大半。妇女们编织的速度更快了,仿佛手中的麦秆也感受到了这份希望,变得格外柔韧有力。
村口,几个浑身湿透、冻得嘴唇发紫的孩子挤在一处还没完全倒塌的屋檐下避雨。巨大的恐惧和寒冷让他们瑟瑟发抖。其中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看着外面如同世界末日般的景象,抽抽噎噎地唱起了奶奶哄她时唱的歌谣,声音细弱而颤抖:
“天乌乌…要落雨…海龙王…要娶某…”
“龟吹箫…鳖打鼓…水鸡扛轿目凸凸…”
稚嫩的童音在风雨中飘摇,断断续续。
正全力维持着青铜镜阵列、额角已渗出细密汗珠的李念墨,敏锐的感知力瞬间捕捉到了这微弱歌声中蕴含的特殊频率。她眸光一闪,双手结印的动作陡然一变,十指如莲花绽放,一道无形的精神指令顺着青铜镜阵列散发的力场波纹,精准地导向村口!
那小女孩的歌声,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柔地托起、放大,虽然依旧童稚,却奇异地穿透了哗哗的雨声和呼啸的风声,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纯净的韵律,回荡在村子上空。
歌声所及之处,天空中那些翻滚咆哮、不断碰撞摩擦、积聚着狂暴电荷的墨黑雷暴云团,仿佛被一双温柔的大手轻轻抚过。云层内部激烈的电荷涌动,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平缓下来!云层边缘那令人心悸的、不断闪烁的惨白电光,也迅速变得稀疏、微弱,直至消失!虽然大雨依旧滂沱,但那种天崩地裂、雷霆万钧的毁灭性压迫感,却随着这稚嫩的童谣声,悄然消散了。
李天枢站在水中,脚下是流淌着淡蓝光路的河洛石阵,阵眼石龟的背甲裂纹与天上的云图光影交织。他抬头望了望明显“温顺”了许多的天空,又侧耳倾听着风中那纯净的童谣,冰冷的雨水顺着少年棱角分明的下颌滴落。他伸出手,轻轻接住几滴从青铜镜力场边缘滑落的雨水,掌心传来微弱的麻意,那是被转化吸收后残余的雷电能量。
“哥,”李念墨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来,带着一丝力竭后的沙哑,却充满了欣慰,“‘龙王’的脾气,被童谣安抚了。数据浪…暂时平了。”
李天枢微微颔首,目光投向那些在泥水中奋力疏通、在麦秆囤壁前惊喜交加、在童谣声中渐渐安定下来的村民身影。他蹲下身,指尖拂过水面下那块温润的河洛石,感受着其中蕴含的古老智慧与脚下这片饱受创伤却依然顽强的大地传来的微弱搏动。
“麦穗里的黑科技…”他低声自语,仿佛在咀嚼着这个充满矛盾却又无比贴切的词语。风雨依旧未歇,洪水依旧围困,但在这片被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共同守护的麦田里,一种坚韧的、充满泥土气息的希望,如同浸泡在洪水中的麦粒,顽强地吸饱了水分,正悄然孕育着冲破泥泞的力量。远处,赵满囤嘶哑的指挥声和村民们充满干劲的号子声,穿透雨幕,成了这片土地上最真实、最动人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