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1130章 根基之思 (2019年10月8日)

第1130章 根基之思 (2019年10月8日)(2 / 2)

周卫国的表情则多了一丝忧虑,他推了推眼镜:“铁柱说得痛快,可闹成这样,对我们搞国际物流的影响不小啊。航线、船期、货柜周转,都受影响,成本噌噌涨,客户也担心。这‘血脉’在那边,有点堵了。”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油腻的桌面上划着看不见的路线图。

李玄策拿起酒瓶,给两位老同学的杯子重新满上。金黄的酒液注入杯中,泡沫欢快地涌起又落下。他的脸上没有太多波澜,眼神平静如水,仿佛早已洞悉了风浪的轨迹。

“风浪,总会过去的。”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像磐石般沉稳,“香港是我们自己的地方,那里的同胞和我们血脉相连。暂时的喧嚣,掩盖不了人心思定、渴望发展的主流声音。”

他举起杯,目光扫过王铁柱因激愤而涨红的脸,和周卫国忧虑的眼神:“重要的是,风浪袭来的时候,我们自己要站稳脚跟。把自己的根基打得更牢——把经济搞上去,把科技搞上去,把民生保障好;把人心聚得更齐——让大家看到希望,感受到公平正义,体会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尊严和自豪。”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深沉,如同在陈述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只要我们的根基足够深厚,人心足够凝聚,任何风浪,都不过是锤炼我们筋骨、检验我们成色的试金石。最终,尘埃落定,海晏河清,根基深厚的,依然会稳稳地屹立在那里。”

朴素的话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在王铁柱和周卫国心中荡开层层涟漪。他们似乎从李玄策平静的眼眸深处,看到了某种超越眼前纷扰的笃定与力量。

就在这时,李玄策口袋里的手机嗡嗡震动起来。他掏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家里的号码。刚一接通,一个奶声奶气、带着点撒娇意味的童音就迫不及待地钻了出来:

“爸爸!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我都想你了!”是李天枢。

背景音里,隐约传来方清墨温柔带笑的声音,正一句一句地教着:“床前明月光……”

“床前…明月光!”李天枢努力地跟着念,发音稚嫩却清晰,然后立刻又把注意力转回电话,“爸爸,你听到没?我在念诗呢!妈妈教的!你快回来,我要念给你听!”

孩子的呼唤,如同一股清澈的暖流,瞬间冲散了烧烤摊的烟火油腻和方才讨论风浪的凝重。李玄策的脸上立刻绽放出无比柔软的笑意,眼神里的深邃化作了纯粹的宠溺。

“听到了听到了,天枢念得真好!”他对着话筒,声音是前所未有的温柔,“爸爸很快就回去了,回去听你好好念诗,好不好?在家要听妈妈和奶奶的话。”

“好!爸爸快点回来!拉钩!”孩子在那头雀跃着。

“好,拉钩。”李玄策笑着应承,又轻声叮嘱了几句,才挂了电话。

放下手机,他脸上的温柔笑意尚未褪去,看向两位老同学:“家里的小家伙催了。”

王铁柱和周卫国看着李玄策接电话时瞬间柔和下来的神情,都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刚才谈论国事时的那点沉重气氛也一扫而空。

“嘿,你小子,有福气!”王铁柱又拍了下李玄策的肩膀,力道不小。

“快回去吧,别让小家伙等急了。”周卫国也笑着端起杯,“咱们再走一个,为了老同学,也为了下一代!”

三人再次碰杯。烤肉的香气依旧浓郁,啤酒的泡沫在杯中翻腾,巷子里的人声、车声、炭火的噼啪声交织成一片温暖而嘈杂的背景音。

李玄策走出烧烤摊时,城市的灯火已经次第亮起。他回头望了一眼那巨大的、沉睡在博物馆里的龙门刨床的剪影,在渐浓的夜色中,它像一头沉默的史前巨兽。指尖似乎还残留着那冰冷钢铁的触感和岁月锈蚀的粗粝感。

他抬起头,深秋的夜空清朗,几颗早出的星子闪烁着微弱却坚定的光芒。根基在土,志在星河。李天枢稚嫩的背书声仿佛还在耳边萦绕,与王铁柱拍桌子的豪言、周卫国忧虑的叹息,混合在一起,构成了这个时代最真实、也最富生命力的交响。

他迈开步子,身影融入灯火阑珊的街道人流之中,步伐沉稳而坚定。风浪也好,根基也罢,脚下的路,终究要一步一步,踏实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