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1094章 暗夜捕手(2018年12月1日)

第1094章 暗夜捕手(2018年12月1日)(1 / 2)

子时的京城,万籁俱寂,只有寒风在窗外呜咽,偶尔卷起几片枯叶,扑簌簌地刮过玻璃。李玄策书房的灯还亮着,晕黄的光圈拢着他伏案的背影,将影子长长地投在堆满典籍和文件的梨花木书架上。一杯参茶早已凉透,袅袅的热气散尽,只留下深褐色的液面,倒映着天花板上那盏古朴的宫灯。他正凝神于一份关于西疆绿洲生态修复与民心凝聚的远期报告,笔尖沙沙,在纸页上勾勒着“人心之绿重于山水”的批注。

突然,书桌一角那部极少在深夜鸣响的红色保密电话,毫无预兆地尖啸起来!铃声急促、冰冷,像一根淬毒的钢针,瞬间刺破了书房的宁静,也刺穿了窗外沉沉的夜幕。

李玄策的笔尖猛地一顿,一滴浓墨在“绿”字旁迅速洇开,如同一个不祥的污点。他眉心骤然锁紧,那是一种久经风浪后对真正危机的本能感应。没有丝毫犹豫,他伸手抓起了话筒,动作沉稳,但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玄策。”听筒里传来国安部现任部长周振邦的声音,一贯沉稳的语调此刻绷得极紧,带着一丝极力压抑的惊怒,“刚刚确认,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温哥华机场转机时,被加方应美方要求,无理拘捕!”

每一个字都像冰雹砸下。李玄策握着话筒的手纹丝不动,眼底深处却仿佛有风暴瞬间凝聚。他清晰地听到自己沉稳的声音响起,像投入深潭的石子:“理由?美方依据?”

“美方指控其涉嫌违反针对伊朗的制裁禁令,要求引渡!”周振邦的声音带着切齿的愤怒,“这是赤裸裸的政治构陷!目标直指华为,直指我们正在突破的高科技产业!手段卑劣至极!”

“明白了。”李玄策的声音沉静依旧,却像深海下的寒流,“启动‘破晓’预案最高等级。我十五分钟后抵达指挥中心。通知外交部、商务部、网信办核心负责人,同步接入。另外,”他顿了一下,语气不容置疑,“立刻联系斯坦福研究所的‘青松’先生(李长庚的化名),我需要他掌握的所有背景信息和美方动态评估。”

“是!”周振邦的声音斩钉截铁。

电话挂断,那刺耳的忙音还在书房里短暂地回荡。李玄策缓缓放下话筒,目光扫过书桌上那份刚刚批注的报告,那个被墨点污染的“绿”字此刻显得无比刺眼。他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是沉睡的京城,灯火阑珊,一片祥和。但此刻,大洋彼岸的一次肮脏抓捕,已如投入湖面的巨石,必将激起滔天巨浪,直扑这片宁静而来。他伫立片刻,身影在玻璃上投下凝重如山的轮廓,随即转身,抓起椅背上的外套,步履沉稳而迅疾地推门而出。

走廊的感应灯随着他的脚步次第亮起,又在他身后无声熄灭,像一条幽光铺就的通道。他一边走,一边已拨通了另一个加密线路,声音在空旷的走廊里清晰地回荡:“念墨,立刻到‘深蓝’实验室待命。风暴来了,目标是‘麒麟’的根基。” 言简意赅,没有任何多余的宽慰。

电话那头,远在南方某处地下科研基地的李念墨,刚刚结束一组高精度光刻胶的稳定性测试数据核对。父亲深夜直接指令“深蓝”实验室待命,这本身就意味着天大的事。她摘下护目镜,秀丽的眉宇间瞬间凝结起冰霜般的凝重,没有丝毫迟疑:“明白,父亲。我已在路上。” 她甚至没有问是什么风暴,只是迅速关闭实验仪器,抓起搭在椅背上的白色实验服,脚步如风地冲出实验室。走廊冰冷的灯光打在她年轻却坚毅的侧脸上,只有紧抿的唇角泄露着一丝紧绷。

与此同时,国安部地下深处,代号“观星台”的国家安全战略指挥中心已是灯火通明。巨大的弧形屏幕上,世界地图被点亮,加拿大温哥华的位置被一个刺目的红色光圈锁定,多条代表信息流、航班轨迹、外交渠道的蓝色光带正疯狂地向那里汇聚、缠绕。键盘敲击声、加密通讯的滴答声、低声而急促的指令汇报声,交织成一片紧张的战前序曲。

李玄策大步踏入指挥中心,深灰色的大衣带着室外的寒气。周振邦部长立刻迎上,旁边站着面色严峻的外交部副部长和商务部的一位司长。

“玄策同志,情况比预想的更恶劣。”周振邦语速极快,“美方此次行动蓄谋已久,选择在第三国中转时下手,就是想规避外交常规,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加方态度目前暧昧,有屈从压力迹象。孟女士的律师团队正在紧急接触,但加方司法程序对我们极其不利。”

外交部副部长紧接着汇报:“我驻加大使已第一时间向加外交部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要求立即放人!但对方搬出司法独立和引渡条约做挡箭牌,态度敷衍。”

“商务部正在紧急梳理华为在北美及欧洲供应链的关键节点,尤其是可能受此事件直接冲击的芯片、高端元器件供应渠道。”商务部的司长声音沉重,“情况很不乐观,一旦美方借此全面升级制裁,断供风险极高,华为乃至我们整个信息产业都可能面临‘窒息’威胁!”

李玄策走到巨大的主控台前,双手撑在冰冷的台面上,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屏幕上跳动的信息流和那刺眼的红点。指挥中心内所有低语瞬间消失,只剩下设备运行的嗡鸣。他沉默了几秒钟,那沉默带着千钧的重量。

“性质定性:这是美方对中国高科技领军企业发动的、带有明确政治目的的‘科技斩首’行动,是贸易战的卑劣延伸,更是对未来科技主导权的赤裸裸劫掠!”李玄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整个空间,带着金石之音,字字千钧,“其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他直起身,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负责人,眼神锐利如刀:

“第一,外交战线:抗议层级立刻升级!除大使级交涉外,请部长亲自召见加驻华大使,表达最强烈愤慨和最严正立场!向国际社会揭露美加合谋的政治绑架本质!同时,启动对等反制预案研究,目标精准,力度足够!”

“第二,法律战场:组建最强跨国律师团队,不惜一切代价,在加方法律框架内全力周旋、抗争!要让他们明白,抓人容易,放人,由不得他们!”

“第三,科技保卫战:商务部立刻协同工信部、科技部,成立联合应急保障组。目标:不惜代价,动用一切储备、替代渠道和国内产能,确保华为核心业务,尤其是通讯设备制造和研发的供应链在极端断供情况下,至少保持最低限度的‘生命线’畅通!‘深蓝’实验室及相关项目,优先级提到最高,资源全力保障!” 他特意强调了“深蓝”——那是李念墨主持的芯片材料基础研发项目的代号。

“第四,信息与舆论:网信办主导,统一发声。基调是揭露真相,凝聚国内共识,赢得国际理解与同情。同时,严密监控境内舆论场,防止谣言和不实信息干扰大局!”

“第五,情报支持:‘青松’渠道(李长庚)的所有信息,第一时间同步各条线负责人。我要知道华盛顿决策层的真实意图、后续可能的组合拳、以及他们在欧洲、亚太盟友间的游说和施压情况!”

指令清晰,条理分明,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他话音刚落,加密通讯台上一个绿色的指示灯急促闪烁起来。负责通讯的军官立刻报告:“首席,‘青松’先生的加密卫星线路接通!”

“接进来!”李玄策立刻走到通讯台前。

巨大的主屏幕上,信号经过复杂加密处理后稳定下来,现出李长庚的面容。他身处一个光线柔和的欧式书房,背景是深色的木质书架,但此刻他脸上惯有的学者式从容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凝重和一丝压抑的怒火。他看起来像是被从深夜的学术沉思中硬生生拽入了这场风暴。

“玄策,消息确认了?”李长庚的声音透过卫星信号传来,有些微的延迟,但那份沉重感无比真实。

“是的,父亲。刚完成初步部署。”李玄策沉声回应,父子间的称谓在此刻的官方场合显得格外沉重。

“情况非常糟糕。”李长庚语速加快,带着痛心疾首的分析,“这绝非孤立事件!我这边刚拿到一份尚未公开的华盛顿内部战略会议纪要的摘要,核心指向非常明确:他们认为在5G等未来核心科技领域,常规竞争已无法遏制华为乃至中国的崛起速度!此次行动代号‘暗夜捕手’(Nightfall hunter),目的就是精准打击华为的‘大脑’和对外形象,制造寒蝉效应,彻底迟滞甚至打断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冲刺步伐!这是国家层面精心策划的科技绞杀战!后续极有可能迅速出台更严厉的‘实体清单’扩大制裁,目标不仅华为,会覆盖我们整个尖端科技产业链!念墨他们的研究,首当其冲!”

李长庚带来的情报,如同在指挥中心本已凝重的空气中又投入了一块寒冰,印证了最坏的预判。屏幕上,代表着华为全球供应链网络的复杂光路图,此刻仿佛正被无形的黑手一根根掐断,闪烁着危险的红光。

李玄策的眼神没有丝毫动摇,反而在父亲带来的绝境信息中淬炼得更加锐利、更加冰冷。他盯着屏幕上那象征着华为全球供应链、此刻正被红色警报光点不断侵蚀的网络图,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像冰层下奔涌的暗流,蕴含着足以摧垮堤坝的力量:

“绞杀?他们打错了算盘!”他微微扬起下颌,目光如炬,仿佛穿透了指挥中心厚重的墙壁,直射向大洋彼岸的黑暗,“四十年前,我们用算盘珠子都能算出原子弹的路径!今天,他们想用卑劣的绑架和断供,锁死一个民族的智慧与未来?” 他的嘴角勾起一丝冷硬到极致的弧度,那绝非笑意,而是战意沸腾的宣言。

“传我指令!”李玄策的声音陡然拔高,斩钉截铁,如同战锤敲响,“各条线,按既定方案,即刻行动!外交,要打出声势,打痛他们!法律,要寸土必争,针锋相对!科技战线——”他停顿一秒,目光扫过屏幕上标注着“深蓝”的方位,“给我顶住!不惜一切代价,保障研发和生产不断!告诉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同志,这已不是企业存亡之战,这是国运相搏!背后是十四亿人的托付,我们没有退路,唯有向前!狭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