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猛地抬起头,目光不再是茫然,而是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悲怆,越过众人,直直地望向谈判桌,望向那些西装革履的外方代表,声音嘶哑却异常清晰地穿透了寂静:
“三…三代啊!”
她抬起颤抖的手,指着纸船上的“3”字,又紧紧攥住胸前的布包,仿佛那里装着她所有的生命和希望。
“我儿子…我孙子…还有我这把老骨头…三代人攒下的棺材本儿…加起来…加起来也就这个数!” 她的话语带着浓重的乡音,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人心上。“你们…你们一针药就要拿走我们三代人的命啊!这药…到底是救命…还是要命啊?!”
这突如其来的哭诉,饱含着最底层、最真切的绝望与控诉,如同一道惊雷,劈开了谈判桌上精心构筑的商业逻辑和冰冷数字的幕布。外方代表们脸上的倨傲瞬间凝固了,安德森更是皱紧了眉头,显得既尴尬又恼怒,似乎觉得这种“煽情”的干扰极不专业。
然而,这悲怆的控诉,却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中方代表们心中积压的情感闸门。张教授的眼圈瞬间红了,他深吸一口气,正要开口。
就在这时,李玄策动了。
他没有去看老妪,也没有看外方代表。他端着那盏栀子花茶,稳步走到了谈判桌的中心位置。他没有坐下,而是站在那里,如同一座沉稳的山岳。他另一只手,从怀中缓缓取出一个古朴的木匣,打开,里面静静躺着一页泛黄脆弱的残破纸张,正是药王孙思邈《千金方》的残页,上面墨迹古朴,依稀可见“大医精诚”、“人命至重”等字句。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李玄策做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举动。他将手中的青瓷盏,将盏中那莹润温热的、饱含着栀子清香的茶水,轻轻倾倒在桌面上那页珍贵的《千金方》残页之上!
“滋啦……”
茶水浸润古纸,发出细微的声响。紧接着,令人震撼的一幕发生了!
那被茶水浸透的残页非但没有立刻损毁,反而在湿润中,散发出一种柔和而神圣的淡金色光芒!残页上的墨迹仿佛活了过来,一个个古朴的文字挣脱了纸张的束缚,在袅袅升腾的栀子花茶的水汽中悬浮、流转!尤其“医心为上”四个大字,金光灿灿,如同烙印般悬浮在谈判厅的穹顶之下,散发着一种穿越千年时空的仁者光辉与道德力量!
整个谈判厅,被这金色的光芒和弥漫的栀子花香笼罩,充满了神圣而肃穆的气息。
李玄策的声音,在这光芒与香气中响起,不高亢,却字字千钧,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洞穿世事的沧桑与智慧:
“安德森先生,诸位代表。” 他的目光扫过对面,“商业的逻辑,或许可以用数字衡量盈亏。但生命的价值,却永远无法被冰冷的数字所定义。”
他指向空中那流转的金色文字“医心为上”,声音沉缓而有力:“一千四百年前,我们的先贤就告诉我们,真正的‘上药’,是养命护心。医术的根本,在于医者仁心,在于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
他的目光转向角落里那位仍在无声落泪的老妪,眼中充满了深切的悲悯:“这位老人家口中的‘三代积蓄’,不是数字,是无数普通家庭面对疾病时,用血泪和希望堆砌的生命堤坝!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的,不是一桩生意!我们讨论的,是千千万万像她这样的同胞,活下去的希望!是医者仁心,能否在冰冷的资本面前,守住生命的尊严!”
“‘星晖’之光,当如晨星,照亮生命之途,而非成为压垮希望的最后一根稻草!”
李玄策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在金色的文字与栀子花香中回荡。那“医心为上”四个大字的光芒,仿佛带着温度,穿透了利益的壁垒,直抵人心。
外方代表们,包括安德森在内,脸上的傲慢和算计,在这古老智慧的光辉与最朴素的民生疾苦面前,第一次出现了动摇和不知所措。那金色的文字,那老妪的泪水,那清雅的栀子香,交织成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
张教授猛地站起身,眼中再无犹豫,只有坚定如铁的信念:“我方的报价,基于真实成本与合理利润,基于对生命的尊重,基于让‘星晖’真正成为患者福祉之光的初衷!绝不退让!”
谈判的天平,在这一刻,因一缕栀子香、一艘纸船、一页古方所承载的民心与千年仁心,发生了决定性的倾斜。栀子花的香气,仿佛融入了那金色的古训,在这关乎万千生命的谈判厅里,书写下最重的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