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如刀,割裂了贝加尔湖上空铅灰色的云层,将冬日稀薄的阳光筛落在冰封万里的湖面上。科考站的红色屋顶,像一枚倔强的印章,摁在这片亘古苍茫的白色宣纸上。冰层深处,低沉的嗡鸣声穿透了厚厚的冻土与寒冰,那是钻机在向时间的心脏掘进。
钻探平台上,寒气刺骨,呼出的白气瞬间凝成冰晶。方清墨裹紧了厚重的防寒服,镜片后的目光专注地落在旋转的钻杆上。钻头,是王铁柱团队用特种淬火工艺打造的轴承钢,坚韧异常,此刻正贪婪地啃噬着数十万年前的冰层。每一次推进,都仿佛在与沉睡的远古对话。
“方院士,快到了!传感器显示目标深度!”年轻的研究员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脸颊冻得通红。
方清墨微微颔首,手指下意识地抚过胸前口袋里的一个硬物——那是李玄策在她临行前悄悄塞给她的一枚小巧的罗盘,温润的触感在严寒中带来一丝奇异的暖意。“稳住,取出时要万分小心。”
终于,伴随着一阵清脆的冰裂声,一段晶莹剔透的冰芯被缓缓提出。在冰芯最核心的位置,包裹着一个鸽卵大小的气泡。它不像普通气泡那样透明空洞,里面仿佛禁锢着一团流动的、极其稀薄的神经蓝雾,在冰晶的折射下,散发出幽邃而神秘的光晕,如同宇宙初开时遗落的一缕星尘。
“太美了…也…太诡异了。”研究员屏住呼吸,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这沉睡的精灵。
方清墨的心跳莫名加速。她小心翼翼地用特制的低温镊子夹起含气泡的冰片,走向旁边的精密实验室。室内恒温,灯光柔和。她将冰片轻轻靠近实验台上一个闪烁着微光的薄片——那是从秦岭实验室紧急送来的最新一代补天绫芯片,承载着应对未知危机的希望。
就在气泡与芯片距离缩短到不足一厘米的瞬间,异变陡生!
那团幽蓝的雾霭仿佛被唤醒的活物,猛地剧烈翻腾起来。雾气丝丝缕缕地穿透冰层,触碰到芯片表面。刹那间,芯片的光芒暴涨,不再是稳定的微光,而是激烈地明灭闪烁,像一颗濒死挣扎的星辰。更令人震惊的是,在闪烁的光芒中央,凭空浮现出一串串复杂无比、流动不息的代码!
方清墨瞳孔骤缩——这代码的架构、流转的方式,她太熟悉了!那独特的逻辑美感,那简洁中蕴含无限可能的风格,分明是出自她的公公、李长庚的手笔! 那是他在斯坦福研究所时,为最高级别的信息防火墙和安全系统编写的核心代码!此刻,它竟诡异地被封存在这远古冰芯的气泡里!
这超乎想象的景象还未结束。那些流动的代码,其边框并非寻常的数字线条,而是飞快地凝结、生长出细密璀璨的冰晶。冰晶并非无序,它们迅速组合、伸展,竟在几息之间,凝成了一株袖珍而华美的圣诞树的形状!每一根“枝桠”,每一粒“装饰”,都由晶莹剔透的六棱冰晶构成,闪烁着赛里木湖冬日特有的那种纯净到极致的蓝光。这株冰晶圣诞树,就悬浮在补天绫芯片之上,包裹着李长庚的代码,散发着冰冷又梦幻的气息。
“这…这是…”方清墨身边的助手惊得几乎说不出话,手指颤抖着指向那不可思议的景象。
方清墨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她的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操作,记录下所有数据,同时启动了最高级别的加密传输。“立即备份!同步传输给玄策和念墨!冰芯样本全面隔离!这气泡…这蓝雾…是信息的载体,更是时间的信使!它跨越了数十万年,只为在今天…传递长庚父亲的信息?”她心中翻江倒海,既有科学发现的震撼,更有对家族使命和潜在危机的沉重预感。这冰封的“信笺”,是福是祸?那冰晶圣诞树,是祝福的象征,还是某种倒计时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