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故地·贺兰山阙 王陵地宫
冬至日的阳光,苍白而稀薄,费力地穿透地宫入口厚重的尘埃,在幽深的甬道石壁上投下几道斜斜的光柱。空气里弥漫着千年的土腥味、石头的冷冽,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属于时间和秘密的沉重感。年轻的文物修复师阿依努尔,戴着特制的防静电手套,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古朴的木质托盘。托盘中央,静静躺着一块似乎饱经沧桑的怀表——表链上,几片温润如玉的碎瓷片,在微弱光线下流转着含蓄的光泽。这正是李长庚教授当年珍视的那块演算工具,此刻成了探询大地脉搏的媒介。
阿依努尔的指尖有些微凉,心跳却擂鼓般清晰。她知道这怀表的分量,更知道此刻肩负的使命。她深吸一口气,带着近乎朝圣的虔诚,缓缓屈膝,将托盘连同怀表轻轻放置在脚下坚实而冰冷的夯土地面上。夯土呈现出一种深沉的赭褐色,触手坚硬如铁,仔细看去,土中均匀地混着一些细小的、深灰色的陶粒——这些不起眼的颗粒,正是前些日子从西疆那座神秘粮仓鼠洞深处采集来的样本。
就在怀表底座接触夯土的刹那!
“嗡…嗡嗡……”
一种极其低沉、仿佛来自大地肺腑深处的震动,以怀表为中心,骤然向四面八方扩散开来!不是声音,而是实实在在的、能穿透鞋底直抵骨髓的震颤!阿依努尔惊得几乎要跳起来,她下意识地扶住旁边的石壁稳住身体,瞪大了眼睛。只见怀表链上那几片碎瓷片,如同被无形的琴弦拨动,开始发出一种空灵、悠远、频率奇特的清鸣!这清鸣声仿佛拥有生命,急切地、欢快地,与甬道深处岩壁上那些早已模糊不清的远古岩画线条,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共鸣!
那些沉寂了不知多少岁月的岩画线条,在共鸣中仿佛活了过来!粗糙的赭红色线条如同被注入了熔岩般的光流,开始微微发亮、脉动,勾勒出的狩猎场景、日月星辰图案,都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被遗忘的史诗。怀表的震颤与岩画的脉动,频率越来越契合,整个地宫似乎都在随之呼吸。
突然,“咔嚓!”
一声清脆的碎裂声,就在怀表正下方!坚实的夯土地面,毫无征兆地裂开了一道细长的缝隙!裂缝迅速扩大、延伸,尘土簌簌落下。阿依努尔屏住呼吸,心脏几乎提到了嗓子眼。裂缝深处,并非黑暗的泥土,而是……一种深邃的、仿佛能吸纳一切光线的幽暗!紧接着,一点极其锐利、璀璨的金光从那幽暗中骤然亮起!
一只眼睛!
一只完全由精纯能量构成、形态却栩栩如生的铜雀之眼!它镶嵌在裂开的夯土深处,如同大地睁开了尘封的眸子。雀瞳深处,不是温和,而是一种洞穿虚妄的冰冷与锐利。
“咻——!”
没有任何预兆,一道纯粹由光芒构成的、细密如发丝的金色光网,猛地从雀瞳中激射而出!它无视了地宫厚重的穹顶和山体,如同无形的幽灵,瞬间穿透一切阻碍,直射向无垠的天际!
地宫外,临时搭建的监测帐篷内,刺耳的警报声几乎同时炸响!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原本代表着河西走廊庞大电网运行的、平稳流淌的绿色数据流,瞬间被一片疯狂闪烁、急速蔓延的金红色覆盖!那道光网,如同拥有生命的天罗地网,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笼罩、渗透、甚至试图接管整个区域的电力命脉!操作员们脸色煞白,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却如同螳臂当车。
“报告!河西电网核心节点遭遇不明能量入侵!频率……频率无法解析!稳定性正在急剧下降!”急促的汇报声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帐篷角落,李玄策负手而立,身影在闪烁的警报红光中显得格外沉凝。他深邃的目光紧紧锁定屏幕上那肆虐的金红色光网,脸上没有任何惊慌,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冷静。他微微侧首,对身边一位穿着朴素工装、眼神却异常精明的技术员低语:“是‘铜雀’在‘听’……它在听电网的‘心跳’,找弱点。启动‘古埙’预案,频率调至‘工尺谱·流水’段,用我们的‘声音’,干扰它的‘听觉’。”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奇异的安定力量。这是将敦煌壁画中发现的古老音律,与现代电网防护技术的结合,是他与智囊团反复推演的成果之一。技术员用力点头,手指在另一个控制台上迅速输入指令。
南方某城·网络直播间“岩画有灵”
截然不同的氛围在这里弥漫。巨大的环形补光灯将直播间照得亮如白昼,背景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仿制的贺兰山岩画拓片和色彩鲜艳的“岩画护身符”。当红主播“灵犀”正对着镜头,笑容甜美,语速飞快,充满感染力。
“……家人们!冬至大吉,阳气回升!今天我们直播间重磅推出的,是由真正贺兰山脚下采集的矿石粉末,结合古老工艺制作的‘山灵守护符’!每一道线条都是手工绘制,蕴含大地千年的灵气!保平安,聚财气,驱邪避煞,效果杠杠的!关键今天限量九十九枚,抢到就是赚到!三、二、一——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