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做事,谈什么辛苦。你也别熬太晚。”方清墨的声音柔和下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随即干脆地挂了电话。高效、专业,又饱含着夫妻间独有的默契与温情。
解决了第一个难题,李玄策并未停歇。他再次拿起手机,这次拨给了远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王铁柱。电话接通,背景音立刻被巨大的机床轰鸣、金属切削的尖啸声所淹没。
“铁柱!听得出我是谁吗?”李玄策不得不提高音量,脸上却带着老友重逢般的笑意。
“玄策?!”王铁柱那粗犷豪迈、带着浓重东北口音的声音穿透噪音传来,惊喜万分,“哎呀我的老同学!你这大忙人咋想起给我打电话了?是不是又有啥难啃的‘铁疙瘩’要交给我老王头了?”话语间带着工人特有的爽朗和自信。
“知我者,铁柱也!”李玄策笑着,快速将探测部件对超高精度、超光滑表面、特定材料(一种高硬度、低热膨胀系数的特殊合金)的加工要求描述了一遍,特别强调了亚微米级的精度和近乎苛刻的成品率要求。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只剩下金属加工的噪音。李玄策耐心等待着,他知道这位老同学不是在犹豫,而是在用他那双与钢铁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手,在脑海里“掂量”着活计的难度。
“嘶……”王铁柱吸了口气,声音变得凝重而充满挑战欲,“这活儿……是够劲儿!亚微米?还要那鬼见愁的合金?不过,玄策,你算是找对人了!我们厂去年引进的那台瑞士五轴联动精密磨床,配上我带着几个徒弟鼓捣了大半年才摸透的‘李氏冷却液配方’(他得意地用了李玄策的姓命名自己琢磨出的秘方)和独创的振动补偿算法,还真能试试这刀尖上跳舞的活儿!”
他顿了顿,声音充满一种老技工特有的、基于无数次成功经验的底气:“精度和光洁度,老王我拍胸脯!就是这成品率……刚开始肯定没法保证太高,这材料太脆,跟玻璃美人似的。但你放心,给我点时间和足够量的毛坯料,我带着徒弟们三班倒,用最笨的法子一个个‘盘’!我就不信了,凭我这双‘量具手’,还伺候不好它?图纸和具体要求赶紧发来!”
“好!铁柱,我就知道关键时刻还得靠你!”李玄策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声音里充满信任,“图纸和要求马上加密发送到你厂里保密室。毛坯料和所需资源,部里全力保障!放手去干,我等你的好消息!”
挂了电话,李玄策转向一直紧张等待的陈明宇和一众研究员,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又充满力量的笑容:“涂层材料,方院士的‘青鸾三代’优先供应,工艺指南随报告一起到。核心部件加工,哈市第一精密刀具厂,王铁柱总工艺师亲自带队攻关!毛坯料和相关资源保障,由部里专项协调,确保到位!”
“太好了!”
“有救了!”
“方院士和王工出马,稳了!”
主控室里压抑的气氛瞬间被点燃,爆发出低低的欢呼和掌声。研究员们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连日攻关的疲惫仿佛被一扫而空。陈明宇更是激动地紧紧握住李玄策的手:“部长!这……这真是雪中送炭,不,是久旱逢甘霖啊!谢谢!太感谢了!”
李玄策微笑着摆摆手,目光再次投向大屏幕上那条稳定流淌着量子密钥信息的光带。幽蓝色的数据流,如同一条在深邃宇宙中开辟出的安全航道,静谧而充满力量。他缓步走到巨大的观察窗前,窗内是核心的光纤缠绕和探测装置,微弱的信号指示灯如同暗夜星辰般明灭。
“诸位,”李玄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穿透时空的沉静力量,“看看这屏幕上的光。百公里,看似不远,却凝聚了多少智慧与汗水?它就像《周易》乾卦中所言——‘见龙在田’。潜龙已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如今破土而出,崭露头角于田野之上。虽未至‘飞龙在天’的极盛之境,但龙德已然普施,其利足以泽被贤者(大人)。”
他的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庞,扫过陈明宇等资深专家眼中闪烁的泪光:“今日这百公里稳定的密钥流,就是我们的‘龙见于田’!它证明了方向正确,证明了我们这支队伍有能力、有决心,去触碰那关乎国家命脉的未来安全之盾!基础研究的点点星火,终将汇聚成守护国运的燎原烈焰。继续深耕,继续突破!我坚信,属于我们的‘飞龙在天’,就在不远的将来!”
话语落下,实验室里一片寂静。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种深沉的理解和信念在无声地流淌、共鸣。年轻的博士用力点头,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得更加坚定;白发的老教授挺直了微驼的背脊,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初;陈明宇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份期许和责任吸入肺腑。屏幕上的量子密钥流,依旧不知疲倦地奔涌着,闪烁着稳定而神秘的幽蓝光芒,那是通往绝对安全之境的曙光。
离开那深入山腹、灯火通明如同白昼的实验室,厚重的合金大门在身后无声地合拢,将所有的精密仪器嗡鸣和紧张兴奋的讨论都隔绝开来。李玄策坐进等候在外的专车,山间的暮色浓重地包围过来,带着草木萌发特有的湿润气息。车窗外,归巢的鸟群掠过天际,翅膀在夕阳的余晖里划出匆忙而温柔的弧线。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李玄策拿出来,屏幕上跳出一条新信息,发送人:方清墨。
“材料已启运,走绝密通道。工艺指南附在第三加密包。另:妈今天炖了你爱喝的莲藕排骨汤,小火煨着呢,等你回来。念墨刚来电话,说她和天枢远程模拟的量子网络防御模型有新进展,数据发你内网邮箱了。家里一切安好,勿念。清墨。”
简单朴素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像温润的溪流,瞬间冲散了李玄策眉宇间残留的、因高度专注和巨大责任带来的最后一丝凝重。他几乎能闻到那飘散在四合院厨房里的、带着家的暖意的汤香,看到母亲王秀芹在灶台边忙碌的身影,感受到儿子李天枢和女儿李念墨在科技海洋中探索时那种专注的兴奋,以及妻子方清墨写下这条信息时,那沉静面容下蕴含的无限支撑。
他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摩挲着那行“家里一切安好,勿念”,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弯起,一个纯粹的、放松的、带着人间烟火温度的微笑在他脸上缓缓漾开。这笑容驱散了山间的暮色微寒,也柔和了他眼中属于决策者的锐利锋芒。
司机平稳地驾驶着车辆,穿梭在蜿蜒的山路上。李玄策靠在后座,目光投向窗外。天际最后一道晚霞如同熔金,泼洒在层峦叠嶂之上。归鸟的羽翼在霞光中变成了流动的金色剪影,它们成群结队,掠过莽莽苍苍的山林,执着地飞向温暖的巢穴。
他的视线追随着那些归鸟,思绪却仿佛穿透了时空。眼前这壮丽的暮色画卷,与实验室里那幽蓝流淌、象征着人类智慧与未来安全的量子密钥之河,奇异地重叠在了一起。飞鸟归巢,羽翼划破长空,留下的是对栖息地的眷恋与守护;量子密钥奔流,光子在光纤中纠缠穿梭,编织的是无形却坚不可摧的信息长城。
一个念头,如同山涧清泉般自然涌出,带着顿悟的澄澈:无论是这翱翔于天地间、依循着古老本能归家的羽翼,还是那在绝对黑暗中、依靠人类顶尖智慧纠缠奔涌的光子,它们所奔赴的方向,在本质上竟如此一致——守护。守护一方安栖之地,守护一片信息净土,守护一个家,一个国。
他靠在椅背上,缓缓闭上眼。实验室屏幕上的幽蓝光点,窗外归鸟的金色羽影,家中那碗煨在炉灶上的莲藕排骨汤升腾的热气……这些截然不同的景象,此刻在他心中汇聚、交融,最终沉淀为一种无比坚实而温暖的力量。这力量,源自血脉,源自责任,源自对脚下这片土地和身后亿万家灯最深沉的眷恋。
他轻轻握紧了口袋里的手机,仿佛握住了那份无声的承诺和支撑。车窗外,暮色四合,飞鸟已隐入山林。而他知道,无论前路是暗夜还是曙光,总有一些东西,如同这量子纠缠般超越距离,如同归鸟的信念般不可阻挡,如同家的灯火般永恒不灭,在默默守护,也等待着他去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