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墨的独立实验室里,光线被百叶窗切割成明暗相间的条纹,落在堆满演算稿纸和高端计算设备的桌面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臭氧味和旧纸张的墨香。她刚刚结束一个关于量子纠缠态的实验模拟,略显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摘下防蓝光眼镜。就在这时,她专用的加密通讯终端发出了低沉而持续的蜂鸣,屏幕上亮起醒目的红色徽记——“织女星”。
“最高等级?” 李念墨心中一凛,困倦瞬间消散。她迅速输入复杂的生物密钥和动态口令。屏幕上跳出父亲李玄策的简短信息:“墨,事态紧急,涉国家重大安全及人道搜救(h370)。附件为脱敏关键数据包,疑点集中在信号畸变(附件1)、电磁异常(附件2)、卫星成像异常(附件3)。常规分析受阻,望你团队以复杂系统模型切入,寻找深层异常模式关联。父字。”
信息简洁,但字里行间透出的凝重让李念墨的心瞬间揪紧。她立刻点开附件。庞大的数据流瞬间涌入她实验室的超级计算机集群,屏幕上亮起密密麻麻的进度条。她深吸一口气,快速召集了自己的核心研究助理。
“艾米丽,杰克,放下手头所有工作!最高优先级!” 她的声音冷静而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目标:构建南海相关空域动态电磁环境与飞行器通信系统的耦合模型。重点:分析附件1中信号波形畸变的非随机性,寻找与附件2电磁环境波动的潜在耦合点,尤其是特定频率或极化方式的异常共振。附件3的卫星图像,用我们最新的多光谱异常检测算法过一遍,寻找与理论模型预测的‘消失点’相符的视觉特征。”
她快速布置任务,思路清晰如刀锋。助理们立刻行动起来,实验室里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服务器低沉的运行声。李念墨坐回自己的主控台,戴上眼镜,十指如飞地在多个虚拟屏幕上操作。她调出父亲发送的数据,那些冰冷的数字和波形在她眼中仿佛活了过来,变成了在复杂能量场中挣扎的信号粒子。她构建着模型,调整着参数,将父亲提供的“疑点”作为关键的锚点,试图在混沌的数据海洋中定位那根丢失的“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的加州阳光明媚,实验室里却气氛凝重。汗水悄悄浸湿了念墨鬓角的发丝。她时而凝神沉思,眉头紧锁;时而快速运算,眼中闪烁着专注的光芒。她仿佛置身于一片由数据和逻辑构成的惊涛骇浪之中,而她,正驾驶着一叶由知识和智慧打造的小舟,努力寻找着风暴的中心。
不知过了多久,当屏幕上代表耦合模型稳定性的曲线终于从剧烈的震荡中趋于平稳,并清晰地指向几个特定的时间点和频率区间时,李念墨猛地停住了手指。她放大其中一个区域,那里显示着信号畸变与背景电磁波动之间一种极其微弱却高度同步的“锁相”现象。
“找到了……” 她低声自语,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和激动。她立刻调出卫星图像分析结果,在模型预测的那个关键时间点和空域坐标附近,多光谱分析算法敏锐地捕捉到一片极其短暂的、异常规则的“冷斑”——那是一种理论上被强烈电磁干扰或特殊吸波材料覆盖后可能产生的热信号特征!
她迅速整理初步分析报告,将关键发现——信号畸变与特定电磁环境的非自然耦合模式、预测的“消失点”区域及卫星捕捉到的疑似匹配异常——用最严谨的术语标注清楚。同时,她在报告的末尾,加了一句只有父亲能懂的话:“数据海洋深处,确有异常洋流牵引。定海针已探及礁石轮廓,然水浑且深,需更多锚点以定其位。墨。”
做完这一切,她接通了与“观澜”分析室的加密视频请求。当父亲李玄策那张熟悉而略带疲惫的脸出现在屏幕上时,念墨心中一酸,但更多的是坚定。她迅速汇报了发现。
李玄策听着女儿条理清晰的叙述,看着她屏幕上展示的复杂模型和关键证据点,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了一丝。他看到了那黑暗中透出的一线曙光。
“做得好,墨!” 李玄策的声音透过加密线路传来,带着欣慰和力量,“你的‘定海针’,扎到了关键位置。天枢这边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线头’,指向了某些‘背景噪音’被刻意清理的区域。你们姐弟俩,一个在深海探礁,一个在岸边理线,很好。”
视频里,李念墨看到了父亲身后角落里那个小小的、专注的身影——她的弟弟天枢。小家伙似乎感应到姐姐的目光,抬起头,对着摄像头露出一个有点腼腆却充满信心的笑容,还悄悄比了个代表“线索”的剪刀手。这一瞬间,跨越太平洋的亲情,通过冰冷的屏幕和复杂的数据,在为国家安危的奋战中温暖地交融。
“爸,接下来怎么做?” 念墨问。
李玄策的眼神重新变得锐利如刀,他看向技术主管:“立刻将念墨的模型预测区域、天枢标注的‘干净区’和关联线索,进行最高优先级交叉验证!重点排查该区域所有可追踪的海空活动记录、水下监测数据,重新审视该时段经过该区域的卫星过顶影像,一帧也不要放过!同时,将念墨发现的信号-电磁耦合特征作为核心参数,升级我们的主动探测和被动监听算法,寻找可能残留的痕迹!”
命令下达,整个“观澜”分析室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虽然谜底尚未揭开,但数据海洋的迷雾中,两根来自血脉深处的“定海针”——姐姐的精密模型与弟弟的敏锐直觉——已牢牢地扎了下去,为这艘在风暴中航行的巨轮,暂时稳住了方向。
李玄策站在指挥台前,看着重新高效运转起来的团队,看着屏幕上女儿坚毅的脸庞和儿子专注的背影,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涌上心头,驱散了深重的疲惫。家国天下,在此刻,是如此紧密地连在了一起。他轻轻抚摸着口袋里的玉牌,仿佛能感受到上面“格物致知”四字的微温。前路依然艰险,但这来自智慧与亲情的双重力量,给了他更坚定的信心,去劈波斩浪,直至真相的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