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国安部深处一间代号“观澜”的技术分析室,此刻却像一艘在惊涛骇浪中颠簸的孤舟。墙面上巨大的电子屏幕分割成数十个区块,瀑布般流淌着卫星轨迹图、雷达扫描回波、零散的通信信号片段、航班乘客信息流、机场监控画面……来自全球各地、不同系统、格式迥异的数据洪流,正以近乎窒息的速度涌入、堆积、碰撞,发出低沉的嗡鸣。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焦灼的电子味和浓得化不开的咖啡苦涩。
李玄策站在指挥台前,深灰色的夹克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但眉宇间那道被岁月和重担刻下的川字纹,此刻深得如同刀凿。他微微眯着眼,目光如鹰隼般扫过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流,试图从中捕捉一丝规律,一丝与那架消失在茫茫南海之上的航班——h370有关的蛛丝马迹。已经两天了,联合搜救的规模空前,但目标如同石沉大海,希望的泡沫在巨大的数据海洋中一个个破灭。
“李部,常规交叉比对第七轮结束,无显着关联性发现。” 一名技术主管的声音带着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沮丧,他面前的几台高性能服务器风扇全速运转,发出低吼,屏幕上的进度条一次次归零。“数据量太大,维度太多,噪音淹没了一切。就像……大海捞针,不,比那更难。”
李玄策没有立刻回应。他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是京城沉沉的夜幕,几点疏星在雾霾中若隐若现。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那块温润的玉牌——那是女儿念墨考上加州理工时,他和清墨送给她的礼物,上面刻着“格物致知”四个小字。冰冷的玻璃倒映着他紧锁的眉头和眼中深沉的忧虑。这忧虑,不仅仅是为了那两百多个鲜活的生命和他们背后破碎的家庭,更为了这起事件背后可能潜藏的、指向国家安全的巨大谜团和汹涌暗流。
“大海捞针……” 李玄策低声重复,转过身,目光重新变得锐利,“常规手段失效,那就需要非常规的‘定海针’。”
他的视线落在指挥台一角,那里放着一张小小的全家福。照片里,念墨穿着博士袍,笑容明亮而自信,眼神里闪烁着对未知世界永不满足的好奇;旁边的小天枢,才十岁出头,却已显露出超越年龄的沉静,那双遗传自方清墨的清澈眼眸,仿佛能洞悉常人看不见的涟漪。
“念墨……” 李玄策心中默念。女儿在复杂系统建模和超大规模数据分析领域的造诣,早已超越了她的年龄,甚至超越了许多顶尖团队。她就像一把精密的钥匙,或许能打开这数据迷宫的某扇暗门。
他快步走回指挥台,声音沉稳而清晰:“启动‘织女星’通道,最高等级加密。筛选以下关键数据点进行脱敏处理:航班最后确认通信信号的全频谱波形细节、失联前后一小时目标空域及毗邻区域的电磁环境监测原始数据、卫星在相关时段捕捉到的所有异常红外\/可见光成像片段。打包后,定向传输给‘启明星’。”
“织女星”是国安部最高级别的绝密信息传输通道,“启明星”则是李念墨在加州理工安全研究项目的代号。命令下达,技术主管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敬佩和一丝期待。他知道这位李部长从不做无谓的冒险,启用远在重洋之外的女儿,必有深意。
“是,李部!立刻处理传输!”
与此同时,李玄策的目光转向了分析室角落里一个稍显安静的位置。他的儿子李天枢,正安静地坐在一台为他特制的人体工学座椅上,面前是尺寸稍小的操作屏。小家伙穿着合身的小号“国安”文化衫,神情专注,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快地跳动,屏幕上滚动着常人难以理解的代码流和数据流。他年纪虽小,却已是部里网络安全小组的“编外天才顾问”,尤其在信息关联和模式识别方面,有着近乎本能的直觉。
“天枢,” 李玄策走过去,宽厚的手掌轻轻按在儿子略显单薄的肩膀上,声音放得异常柔和,“感觉怎么样?这片‘海洋’,你看到什么不一样的东西了吗?”
李天枢抬起头,小脸带着熬夜的微白,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像蕴藏着星河的深潭。他没有立刻回答父亲的问题,而是微微歪着头,似乎在倾听数据海洋深处传来的某种无声韵律。几秒钟后,他才用一种介于孩童的纯真和研究者冷静之间的语气说:“爸,这里的‘水流’很乱,好多漩涡。但我总觉得……有一些‘线头’缠在一起了,不是偶然的。就像……就像冰面上同时裂开的几道缝,它们看着很远,但可能底下连着同一股暗流。”
他指着自己屏幕上几个被特别标记出来的点:“看这个,航班上这位工程师叔叔,他半年前参与过一个西疆的光伏电站项目,那个项目的公开招标信息里,出现过一家后来被查出有问题的离岸公司名字。还有这个时间段,国际上几个地下黑客论坛的活跃度突然降到了冰点,这不正常,平时他们吵得像菜市场。还有……嗯……” 他皱了皱小鼻子,似乎在捕捉一种更模糊的感觉,“我‘感觉’到,在飞机信号消失前大概十五分钟,好像有一片区域的‘数字背景噪音’……特别‘干净’,干净的有点刻意,像有人特意打扫过一样。”
周围几个负责协助他的成年技术员都屏住了呼吸。天枢提出的点,单独看似乎都微不足道,甚至有些牵强,但组合起来,尤其加上他那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却隐隐勾勒出一种被常规逻辑忽略的可能性。
李玄策眼中精光一闪。他没有质疑儿子的“感觉”,他知道天枢的这种直觉曾多次在网络安全事件中创造奇迹。他蹲下身,与儿子平视,目光中充满了信任和鼓励:“很好,天枢。把你的‘线头’和‘干净区’的感觉,连同你找到的那些关联点,形成一份初步的交叉分析线索图,标注上你的‘直觉权重’。记住,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你做的,就是在帮我们缩小那片‘干净区’的范围。”
“嗯!” 李天枢用力点头,小脸上焕发出被信任和被赋予重任的光彩,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得更快了。
太平洋彼岸,加州理工学院,正值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