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778章 父亲的船票(2013年12月3日)

第778章 父亲的船票(2013年12月3日)(2 / 2)

王秀芹绝不会认错!那是她曾经无比熟悉、在无数家书和便签上见过的字迹!只是比记忆中更苍劲,更深沉。

“此船未沉,终将归港……”

“秀芹,辛苦了……”

每一个字,都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在她死寂的心底激起巨大的涟漪!不是梦!不是幻觉!长庚…长庚他还活着!他不仅活着,他还知道她这三十年是怎么过来的!他知道她的辛苦,她的煎熬,她的迷失!他用了“辛苦”二字,没有指责,没有怨怼,只有深沉的、穿越了漫长时空的理解与抚慰!

巨大的震惊和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瞬间淹没了她!她猛地抬起头,泪眼婆娑地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仿佛想穿透这无垠的时空,看到那个写下这行字的人。他到底在哪里?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不回来?

就在这时,她口袋里的手机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的是儿子李玄策的名字。

王秀芹颤抖着按下接听键,喉咙哽咽得几乎发不出声音。

“妈,”电话那头,李玄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带着一种异乎寻常的郑重,“您…收到东西了?”

王秀芹紧紧攥着手机,另一只手死死捏着那张船票,用力地点着头,尽管儿子看不见:“收…收到了…是…是你爸…?”

“是爸。”李玄策的声音很稳,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他很好。这些年…身不由己,但心里一直记挂着家里,记挂着您。”

王秀芹的泪水再次无声滑落,这一次,是滚烫的。

“妈,”李玄策顿了顿,声音更加温和,“爸想…和您说句话。现在。不过,情况特殊,需要在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用视频的方式。您在家别动,很快会有人去接您。”

电话挂断了。王秀芹的心跳得如同擂鼓。她茫然地看着手中的船票,看着那行字,又看看紧闭的房门。长庚…要和她说话?视频?

大约一个小时后,一辆低调的黑色轿车停在了小院门口。两位穿着便装、气质沉稳的年轻人走了进来,态度恭敬而温和:“王老师,请跟我们走一趟。李部长都安排好了。”他们的眼神锐利而警惕,行动间带着一种训练有素的利落。

王秀芹没有多问,只是小心翼翼地将那张泛黄的船票复制品贴身收好,跟着他们上了车。车子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窗外的景物飞速倒退,从熟悉的北方平原,逐渐变成了陌生的、带着浓郁热带风情的椰林与碧海。她不知道要去哪里,心中充满了忐忑与一种近乎虚幻的期待。

最终,车子驶入一个守卫森严、环境清幽、掩映在葱郁棕榈树和火红凤凰木中的地方——海南某国家级深海科研基地。她被带入一间布置简洁却充满科技感的保密通讯室。室内光线柔和,一面巨大的屏幕占据了整面墙。几位技术人员正在低声调试设备。

“王老师,请稍等,连接马上建立。”一位工作人员轻声说道,随即退了出去,关上了厚重的隔音门。

房间里只剩下王秀芹一人。她坐在屏幕前的椅子上,双手紧紧交握放在膝上,指尖冰凉。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几乎要蹦出来。屏幕上是一片深邃的蓝色背景,如同宁静的深海。

突然,屏幕亮了起来。

没有声音,画面先一步出现。

一张面孔清晰地呈现在巨大的屏幕上。

那是一位老人的脸。头发几乎全白,梳理得一丝不苟。脸庞清癯,布满了深刻的皱纹,如同刀刻斧凿,记录着岁月的沧桑与风霜。他的鼻梁很高,嘴唇抿成一条坚毅的直线。但最让人无法移开视线的,是那双眼睛。深邃,明亮,锐利如鹰隼,仿佛能穿透屏幕,直抵人心。眼神中沉淀着无尽的智慧,也蕴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和…深沉的思念。

王秀芹的身体猛地僵住,如同被电流击中!她死死地盯着屏幕,双手下意识地捂住嘴,才抑制住那即将冲口而出的尖叫。

长庚!

是李长庚!

虽然头发白了,皱纹深了,但那眉眼,那轮廓,那眼神深处烙印在她灵魂深处的熟悉感…是他!真的是他!失踪了整整三十年的丈夫!

泪水瞬间模糊了视线,她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穿着深色衣服的身影坐在屏幕那端,背景似乎是某种现代化的实验室。

“秀芹…” 一个低沉、沙哑、带着浓重岁月痕迹却无比熟悉的声音,通过高保真的音响,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房间。那声音仿佛穿越了三十年的时空隧道,带着海风的咸涩和异国的遥远气息,重重地敲在王秀芹的心上。

她浑身一震,泪水汹涌而下,张着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能拼命点头。

屏幕里的李长庚,目光透过屏幕,仿佛跨越了万水千山,牢牢地锁定了她。他的嘴唇微微翕动了一下,似乎在努力压抑着翻涌的情绪。千言万语,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思念与愧疚,最终只化作一句沉甸甸的、如同磐石般的托付:

“家里…交给你了。”

没有解释为何不归,没有诉说异乡艰辛,只有最深沉、最质朴的信任!他将“家”,这个他们共同建立又几乎破碎的港湾,郑重地托付给了她!

王秀芹的泪水决堤般奔涌。所有的委屈、怨怼、悔恨,在这一刻,都被这句重逾千钧的信任击得粉碎。她看着屏幕里丈夫苍老却依旧明亮的眼睛,看着那眼神中深藏的、从未熄灭的爱意与牵挂,一股巨大的暖流和力量从心底奔涌而出。

她挺直了微微佝偻的脊背,用尽全身力气,对着屏幕,清晰而坚定地回应道,声音带着浓重的哭腔,却有着前所未有的力量:

“等你回来!”

四个字,如同誓言,掷地有声。

屏幕那端,李长庚的嘴角,极其缓慢地、极其轻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仿佛一个冻结了三十年的冰川,终于迎来了一丝暖阳的融化。他那双锐利的鹰眸中,瞬间蒙上了一层晶莹的水光。他没有再说话,只是深深地、深深地凝视着屏幕这端泪流满面却眼神坚定的妻子,仿佛要将她的模样,连同这句“等你回来”,一起刻进生命的最后时光里。

时间,在这跨越了三十年隔阂的对视中,仿佛静止了。没有痛哭流涕的倾诉,没有冗长复杂的解释。一句“交给你了”,一句“等你回来”,道尽了半生的沧桑与坚守,也完成了迟到三十年却依旧坚固如初的承诺。

厚重的隔音门外,李玄策静静伫立在走廊的阴影里,通过监控看着室内无声的画面。当他听到母亲那句清晰坚定的“等你回来”时,这个在惊涛骇浪中也能岿然不动的男人,眼眶也瞬间湿润了。他悄悄抬手,抹去眼角的一点湿意,嘴角却微微扬起一个释然而温暖的弧度。

屏幕上的画面,在持续了仿佛一个世纪般的几十秒后,缓缓暗了下去,最终归于那片深邃的宁静蓝。

王秀芹依旧坐在椅子上,久久没有动弹。她摊开一直紧握的掌心,那张泛黄的船票复制品静静地躺在那里,被汗水微微濡湿。她低下头,轻轻地、极其温柔地抚摸着票面上“东方红号”的字样,抚摸着那行“此船未沉,终将归港”的钢笔字迹,仿佛抚摸着丈夫温热的手掌。

泪水无声地滴落在船票上,与之前的泪痕重叠。但这一次,泪水不再苦涩,而是带着一种失而复得的、沉重的甜蜜。

半生的冰雪,终在这跨越时空的凝望与誓言中,消融殆尽。归港的航程,或许依旧漫长,但灯塔,已经重新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