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770章 中秋月不圆(2013年9月8日)

第770章 中秋月不圆(2013年9月8日)(1 / 2)

夜色如墨,缓缓浸染了这座北方小城。一轮浑圆的月亮悬在墨蓝天鹅绒般的夜幕上,清辉遍洒,将李家那座安静的小院笼罩在一片朦胧而温柔的银霜里。院角那棵有些年岁的石榴树,枝叶间已沉甸甸地坠满了裂开嘴的石榴,月光给它们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像挂了一树小小的红灯笼。空气里浮动着桂花清冽的甜香,丝丝缕缕,缠绕着院墙外偶尔飘来的孩童追逐嬉闹声,将这中秋夜烘托得格外宁静,也格外……寂寥。

厨房的灯亮着,是这夜色里最温暖的一簇光晕。王秀芹系着那条洗得发白、边角有些磨损的旧围裙,正站在案板前。她微微佝偻着背,动作缓慢却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面粉细腻的粉尘在灯光下飞舞,沾在她鬓角几缕灰白的发丝上。她用力揉搓着盆里的面团,手腕转动,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面团在她手下渐渐变得光滑、柔韧,发出轻微的“噗噗”声。她取过一只粗瓷小碗,里面是精心剥好、炒香又碾碎的花生仁、芝麻、核桃,还有切得细碎的冰糖和青红丝——这是最传统、也最费功夫的五仁馅料。她的手指带着长久劳作留下的粗糙,此刻却异常灵巧地将馅料仔细包裹进油润的面皮里,再用小小的木模具压出花纹繁复的月饼生坯。

炉灶上的蒸锅“噗噗”地喷吐着白汽,水汽氤氲,弥漫在小小的厨房里,模糊了窗玻璃,也模糊了她眼中深藏的落寞。李长庚,她失踪了整整三十年的丈夫,最爱吃的就是她做的这种老式五仁月饼。多少个月圆之夜,她只能对着空荡荡的座位,放上一块冰冷的月饼。今年,案板上这些圆滚滚的月饼,终于不再是无人认领的祭品。可那个该回来的人,此刻又在哪片海、哪片天空下呢?还有儿子玄策……她轻轻叹了口气,一丝难以言喻的酸楚哽在喉咙口。

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打破了厨房里沉沉的思绪。

“妈!我们回来了!”方清墨清亮的声音带着笑意传来,像一阵清新的风驱散了屋内的沉滞。她手里提着几盒包装精美的时兴月饼和水果,身旁紧跟着一个小小身影,像颗小炮弹似的冲了进来。

“奶奶!”李天枢脆生生地喊着,一头扑进王秀芹怀里,小脑袋亲昵地蹭着她的围裙,带来一股外面夜风的凉意和孩童特有的奶香。

王秀芹连忙在围裙上擦了擦沾着面粉的手,蹲下身,将孙子紧紧搂住。那份温热的、真实的触感,瞬间冲淡了心头的寒凉。“哎哟,奶奶的小天枢!快让奶奶看看,长高了没?”她的声音有些发颤,脸上却不由自主地绽开笑容,眼角的皱纹像菊瓣一样舒展开,手指怜爱地抚摸着孙子细软的头发。方清墨站在门口,微笑着看着这一幕,灯光勾勒出她温婉的侧影,她轻轻放下手中的东西。

“妈,又在做爸爱吃的五仁月饼了?”方清墨走近,看着案板上排列整齐的月饼生坯,温言道,“您的手艺,外面那些花里胡哨的再贵也买不来这味道。”

王秀芹被儿媳的话说得心头一暖,随即又涌上更深的愧疚。她站起身,有些局促地在围裙上搓着手:“清墨啊……以前……以前是妈糊涂,被猪油蒙了心,委屈你了,也委屈了玄策……”话没说完,声音就哽住了,眼圈微微泛红。这迟来的歉意,在儿媳温和包容的目光下,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方清墨上前一步,轻轻握住婆婆那双粗糙却冰凉的手,她的掌心温暖而有力。“妈,都过去了。”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像月光一样流淌,“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玄策他……心里都明白的。只是他肩上的担子太重了,压得他有时喘不过气来。您别怪他。”她拉着婆婆在厨房角落的小板凳上坐下,自己也搬了个矮凳坐在对面。

小天枢好奇地踮起脚尖,扒着案板边缘,伸出小手指,小心翼翼地戳了戳一个月饼生坯上凸起的花纹,留下一个浅浅的小坑。

“奶奶,这个月饼好硬呀!”他天真地嚷道。

“傻孩子,这是生的,蒸熟了才软乎好吃。”王秀芹被孙子逗笑了,暂时抛开了愁绪,拿过一个蒸好的、散发着热气和香气的月饼,掰下一小块吹凉了递给天枢,“尝尝奶奶的手艺。”

小天枢接过,塞进嘴里,鼓着腮帮子用力嚼着,眼睛亮晶晶的:“好吃!奶奶做的比爸爸买的好吃一百倍!”他含糊不清地赞美着,嘴角沾着细碎的馅料。

方清墨看着儿子,脸上满是温柔的笑意,随即转向婆婆,语气自然而然地转入了家常的关切:“玄策这次又是临时被叫走的,部里的事情,一波接一波,没个消停。昨天通电话,嗓子都是哑的,说是钱荒那事儿刚摁下去,西疆那边又有些新动向,还有好几个跨国科技合作项目的安全评估压在他案头……他办公室那盏灯,怕是又要亮到后半夜了。”她的话语里没有抱怨,只有深深的心疼和不易察觉的担忧。她拿起旁边一个印着精美图案的月饼包装盒,拆开一块奶黄流心的,用小刀细细切成小块,又拿起一张糖纸,耐心地将一块块小月饼包好,动作细致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