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750章 长亭柳(2013.5.12 汶川五周年)

第750章 长亭柳(2013.5.12 汶川五周年)(1 / 2)

晨光未明,映秀镇遗址便被一种沉甸甸的寂静笼罩。这不是无人的死寂,而是成千上万颗心共同屏息凝成的重量。五年前那场撕裂大地的巨吼仿佛还在山峦间隐隐回荡,脚下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泪与血的记忆。湿冷的空气里弥漫着新翻泥土的气息、未散尽的夜露,以及无数捧菊花、白菊清冽又略带苦涩的芬芳。它们成束成片,层层叠叠,铺满了倾斜的台阶、断壁残垣的角落,一直延伸到远处依旧狰狞的滑坡体边缘。灰蒙蒙的天空低垂,像一块巨大的、饱含悲悯的铅灰色裹尸布,沉沉地压着这片伤痕累累的山谷。

李玄策站在那倾斜的、象征性的巨大破裂时钟雕塑前。雕塑的指针永远凝固在下午两点二十八分那惊心动魄的一刻。他身着深色的行政夹克,肩线挺括,但身形在清晨的薄雾与浩渺的悲伤背景里,竟显出几分单薄。他身后是肃立的人群,有幸存者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怀抱婴儿的母亲,有稚气未脱却眼神坚毅的学生,也有像他一样肩负职责的官员和军人。无数道目光凝聚在他身上,也穿透他,望向这片土地深处无法磨灭的创痛。

没有激昂的陈词,没有冗长的报告。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低沉、缓慢,带着一种金属般的穿透力,每一个字都清晰地落在寂静的山谷里,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

“五年了…时间没有带走疼痛,它只是沉入了大地,化作了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倔强生长的根。” 他微微停顿,目光扫过眼前一张张刻满沧桑与坚韧的面孔,“那些离去的人,他们化作了星辰,化作了山风,化作了春天里每一朵奋力绽放的野花。他们从未真正离开,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注视着他们深爱的故土,注视着活着的我们。”

他缓缓俯下身,动作庄重而轻柔。面前的土地,早已被工作人员提前挖好了一个小小的、方正的土坑。他从贴身的内袋里,郑重地取出那支巴哈尔留下的鹰笛。鹰笛被摩挲得温润,骨质的笛身泛着岁月沉淀的幽光,笛尾系着的那一小片染血的艾德莱斯绸,颜色已经有些黯淡,却依旧像一团不肯熄灭的火焰。

他修长的手指轻轻抚过笛身,仿佛还能感受到巴哈尔最后的热度与力量。他小心翼翼地将鹰笛横放在坑底柔软的泥土上,如同安放一位沉睡的战友。

“今日,” 他的声音微微发颤,随即又恢复了磐石般的坚定,“我们埋下这支鹰笛,埋下巴哈尔兄弟不屈的英魂。让它在这里长眠,化作我们重建家园的基石,化作守护山河的脊梁!他年金声作城,今日长笛为骨——这便是我们对逝者,对这片土地,最郑重的承诺!”

泥土从他指缝间滑落,带着微凉的湿润感,轻轻覆盖在鹰笛之上。那一点幽光渐渐隐没。当最后一捧土填平小坑,李玄策的手掌在上面重重地按了按,仿佛要将自己的信念、力量,连同这片土地的悲欢,一起压实在大地深处。他站起身,沾满新鲜泥土的手指在深色的裤缝上留下几道清晰的印记,像大地无声的烙印。

数百公里外,芦山地震的废墟之上,阳光正艰难地穿透弥漫的灰白色尘埃。断壁残垣如同巨兽折断的肋骨,狰狞地刺向天空。空气里混杂着消毒水、石灰粉和若有若无的、令人心悸的腐败气息。救援早已结束,大规模的清理仍在继续,巨大的机械轰鸣声是此刻的主旋律,单调而沉重地碾压着人的神经。

王秀芹避开喧闹的主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一条几乎被瓦砾掩埋的小巷深处。她的旧布鞋上沾满了厚厚的泥灰,裤脚被锋利的钢筋残片划开了几道口子。在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几堵半塌的土墙勉强围出一小片阴影。她停下脚步,背靠着冰冷粗糙的断墙,缓缓滑坐到一块相对平整的水泥板上。

这里的寂静与映秀的肃穆不同,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疲惫和深入骨髓的荒凉。她从随身那个洗得发白的旧帆布包里,摸索出一个用素色手帕仔细包裹的小布包。布包打开,里面是一双小小的、褪了色的红色虎头鞋。虎头用彩线绣成,虎眼圆睁,虎须挺立,曾经鲜亮的颜色如今已蒙上了岁月的灰黄,鞋底边缘磨损得厉害,针脚却依然细密牢固——这是她亲手缝制的,是李月竹幼时穿过的第一双鞋。那个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小小身影,仿佛还在眼前晃动。

“月竹…” 一声压抑了太久的呜咽终于冲破喉咙,却又被她死死咬住嘴唇堵了回去,只剩下破碎的气音在胸腔里回荡。眼泪毫无预兆地奔涌而出,瞬间模糊了眼前破败的景象。她粗糙的手指颤抖着,一遍遍摩挲着鞋面上那憨态可掬的老虎头,仿佛在抚摸女儿幼嫩的脸颊。

“妈错了…妈真的错了…” 她喃喃自语,声音嘶哑干涩,像砂纸摩擦着木头,“妈没能把你教好…没能把你拉回来…让你越走越远,走到了那一步…” 无尽的悔恨如同冰冷的潮水,一波波冲击着她早已千疮百孔的心。她想起女儿小时候,摇摇晃晃扑进她怀里,奶声奶气地喊“妈妈”;想起她扎着羊角辫,在村口老枣树下踮着脚等爸爸回家,夕阳把小小的影子拉得好长;想起她考上大学时,那短暂而纯粹的骄傲笑容……那些美好的碎片,最终都被扭曲的欲望和疯狂的执念碾得粉碎。而她这个母亲,竟成了推波助澜的帮凶!这份迟来的、沉重的清醒,比任何责罚都更让她痛彻心扉。

她用手指在厚厚的灰土和碎石中,艰难地刨出一个小小的坑洞。泪水滴落在尘土里,砸出一个个深色的小圆点,瞬间又被干燥的灰土吸走,不留痕迹。她小心翼翼地将那双承载着太多爱与痛、希望与绝望的虎头鞋放进坑里,如同埋葬女儿最后一点纯真的童年。然后,她用双手将周围的泥土和碎石拢过来,一点点盖上去。动作缓慢而专注,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告别仪式。

就在泥土即将完全覆盖那抹残红时,一声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滴答”声,毫无征兆地在她胸前响起!

王秀芹浑身一僵,刨土的动作瞬间凝固。她下意识地捂住胸口——隔着薄薄的衣衫,那枚紧贴着她心跳的怀表,正发出持续而稳定的“滴答、滴答”声!这声音在死寂的废墟角落里,清晰得如同擂鼓。她惊疑不定地低头,颤抖着手从衣襟里掏出那块沉甸甸的、带着她体温的旧怀表。

黄铜表壳上布满了岁月的划痕,玻璃表蒙在尘土的映衬下显得有些浑浊。然而此刻,表盘上那根停滞了不知多久的秒针,竟然在轻轻颤动!它先是极其缓慢地、艰难地跳动了一下,仿佛一个沉睡太久的人尝试活动僵硬的手指。接着,又是一下。然后,它开始以一种微弱却稳定的节奏,一下,又一下,持续地向前走动起来!表盘下方那个小小的、显示第二时区的小窗格里,赫然跳动着几个清晰的字母:SANtIAGo - cL(圣地亚哥 - 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