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657章 长庚的能源密码 (2012年2月27日)

第657章 长庚的能源密码 (2012年2月27日)(2 / 2)

沉睡的巨龙: 一幅详细的中国陆域页岩气资源潜力分布图铺满屏幕。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大片区域被标注为深紫色(资源富集区)。旁边附有权威评估数据:中国页岩气技术可采储量预估高达31.6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一!这沉睡在地底深处的巨量能源,足以重塑国运!

荆棘王冠: 然而,紧随其后的是一连串冰冷而残酷的“但是”。动态地质剖面图揭示了中国页岩层的致命特点:

深度之殇: 主力层位普遍埋深超过3500米,部分区域甚至深达5000米!远超美国主要产区(1500-2500米)。钻探成本呈几何级数上升。

地质迷宫: 构造复杂,断层发育,地层应力场紊乱。动画演示了钻头在复杂地层中艰难穿行、频繁遭遇卡钻甚至井壁坍塌的模拟场景。

缺水困局: 富集区多位于干旱缺水的西部(如鄂尔多斯、塔里木)。巨大的耗水量与当地生态环境承载力形成尖锐矛盾。报告附上了几张西部干涸河床和龟裂土地的卫星图片,触目惊心。

技术壁垒: 适用于中国特殊地质条件的超深井水平钻井技术、耐高温高压井下工具、高效环保压裂液体系…几乎全部被国际巨头垄断或处于严格封锁状态。报告末尾附上了一张长长的“卡脖子”技术清单和对应的专利持有者名单,如同一道冰冷的锁链。

战略警示: 李长庚在结尾处用加粗的字体写道:“机遇空前,挑战更甚!若不能突破地质、技术、成本、环保之困,则巨量资源仅为画饼!恐将陷入‘望梅止渴’之窘境,反受制于掌握核心技术与装备之国。此非能源之争,乃国运之战!”

李玄策久久地凝视着屏幕。报告冰冷的文字和数据,却在他脑海中点燃了一场风暴。父亲用最严谨的科学语言,描绘了一场正在重塑世界格局的静默革命!页岩层下奔涌的黑色黄金,是流淌的国力,更是国家安全的命脉!

他站起身,踱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雪下得更紧了,天地间一片混沌。他仿佛看到万里之外,北美大陆深处,那些日夜轰鸣的钻机正将能源的权柄牢牢攥紧;看到中东油轮航线上,战略的天平正在悄然倾斜;更看到祖国西部广袤而干旱的土地下,那条被重重锁链束缚的能源巨龙!

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冷的玻璃,留下模糊的痕迹。他想起了《盐铁论》中那句振聋发聩的箴言:“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 器物之利,关乎国本!这页岩气,便是新时代的“国之重器”!若不能掌握其锻造之法,能源命门便永远捏在他人之手,何谈“韧性安全”?何谈在惊涛骇浪中岿然不动?

他回身,目光再次落在那份报告上,尤其是那张长长的“卡脖子”技术清单。每一个条目,都像一根扎在巨龙身上的毒刺!必须拔除!

他拿起加密卫星电话,拨通了那个跨越太平洋的绝密号码。等待接通的短暂间隙里,他仿佛能听到父亲实验室里精密仪器的嗡鸣。

“爸,报告收到了。”李玄策的声音低沉而凝重,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如观火照形,洞若观火。这‘地火’(页岩气),确是破局之机,亦是深渊之险。”

电话那头传来李长庚略显疲惫却依旧沉稳的声音:“玄策,知其难,更要行其艰。清单上那些‘锁’,非一日可破。需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尤其地质工程与材料领域,清墨他们的突破,或为关键。”

“我明白。”李玄策的目光投向窗外无边的风雪,眼神却锐利如刀,“《管子·牧民》有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能源乃仓廪之基,衣食之源!此役,关乎国脉兴衰,不容有失!”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我会立即协调,成立最高级别‘地火’工程指挥部。整合石油、地质、工程、材料、环保领域顶尖力量,设立专项基金,不惜代价,主攻超深井钻探、复杂储层改造、环保型压裂液三大核心瓶颈!同时,启动‘借壳’计划,利用民间资本和海外合作平台,迂回获取关键设备和技术专利!” 他想起王铁柱那双化腐朽为神奇的淬火之手,想起妻子实验室那片墨蓝的自愈材料,“民间的智慧,前沿的突破,都将汇聚于此!”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李长庚的声音带着一丝欣慰,更有一份沉甸甸的嘱托:“好!记住,技术之争,亦是情报之争。我会持续关注彼岸动向,特别是其针对复杂地质条件的下一代压裂技术研发,以及…可能针对我资源勘探数据的特殊监控手段。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父亲放心。”李玄策沉声道,“此‘地火’,必为我所用!纵有千难万险,亦要在这冰封之地,凿出一条通途!”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厚厚的岩层,看到了那沉睡的巨龙即将苏醒的磅礴力量。

挂了电话,听筒里只剩下短促的忙音。李玄策没有立刻离开窗边。窗外风雪依旧,但他的心中,已燃起了一簇比那北美地底“页岩之火”更加炽热、更加坚定的火焰——那是属于一个民族,在能源变局中奋力挣脱枷锁、掌握自身命运的熊熊烈焰!办公室内,那份打开的电子报告依旧在屏幕上散发着幽光,如同一幅通往能源自主与国运未来的战略星图。风雪拍窗,李玄策的身影如同定海神针,矗立在国家安全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