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658章 西疆的春风与暗礁 (2012年3月5日)

第658章 西疆的春风与暗礁 (2012年3月5日)(1 / 2)

西疆,喀什噶尔绿洲边缘的疏勒县。三月,春寒料峭尚未褪尽,但帕米尔高原吹下的风已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阳光慷慨地泼洒在刚刚解冻的土地上,白杨树梢抽出嫩黄的新芽,如同无数细小的旗帜在风中招展。冬小麦田泛起一层朦胧的新绿,远远望去,像一块块巨大的、柔软的绒毯铺向远方积雪皑皑的天山脚下。空气清冽,带着泥土解冻的腥气和远处果园里杏花初绽的淡香。

疏勒县塔孜洪乡政府大院,几棵老榆树虬枝盘结,新叶未发。院子一角,乡党委书记张援朝的办公室门敞开着。他穿着半旧的深蓝色夹克,袖口磨得发亮,正伏在一张堆满文件的旧木桌上,眉头紧锁地审阅着一份水利工程预算报告。阳光透过蒙尘的玻璃窗,在他花白的鬓角和深刻的皱纹上跳跃。桌上搪瓷缸里的茶水早已凉透,旁边放着一个咬了一半、已经干硬的馕饼。他是李玄策当年在丝路地脉安全局时的得力干将,主动申请扎根边疆,一干就是八年,从意气风发的青年熬成了乡亲们口中的“老张书记”。

“张书记!张书记!” 一个裹着鲜艳艾德莱斯绸头巾的维吾尔族中年妇女巴哈尔古丽,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脸上带着焦急和一丝难以掩饰的恐慌。她身后跟着她沉默寡言的丈夫艾力,黝黑的脸上沟壑纵横,眼神里满是忧虑。他们手里紧紧攥着几张花花绿绿的传单。

“莫慌,巴哈尔大姐,艾力大哥,坐下慢慢说。” 张援朝立刻放下笔,起身用流利的维吾尔语招呼,搬过两张凳子。他注意到巴哈尔古丽指尖因为用力而发白,艾力的嘴唇紧抿着,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

巴哈尔古丽把几张传单重重拍在桌上,声音发颤:“张书记,您看看!这些鬼东西!不知道是谁,半夜偷偷塞进我家院门缝里!还有艾力的手机,昨天也收到一些怪消息!” 她指着传单上那些刻意渲染贫富差距、歪曲历史、挑拨民族关系的刺眼图文,以及手机屏幕上那条煽动性极强的匿名短信(已被张援朝事先部署的“净网”软件过滤拦截,但内容摘要仍可查看):“说我们被掠夺!被欺骗!说只有…只有‘觉醒’和‘抗争’才有活路!这不是要把我们往火坑里推吗?!”

艾力闷声闷气地补充了一句,带着浓重的口音:“娃娃学校…也有娃娃收到奇怪的画片…画着分裂的刀子…” 他粗糙的大手无意识地搓着裤腿,指缝里还嵌着春耕的泥土。生活的重担和突如其来的恐慌,压得这个朴实的庄稼汉几乎喘不过气。

张援朝的心沉了下去。他拿起那几张印刷粗糙却内容恶毒的传单,指尖冰凉。这不是孤例。过去一周,类似的煽动性材料如同悄然滋生的毒蘑菇,在几个偏远乡村和城郊结合部零星出现。网络上的暗流更是汹涌,一些境外注册的社交群组异常活跃,用精心剪辑的短视频、极具蛊惑性的言论,试图点燃不满的火焰。情报简报里提到的“外部势力利用发展不平衡煽动事端”,正以如此具体而恶毒的方式,渗透到这片渴望安宁与发展的土地上!

“巴哈尔大姐,艾力大哥,别怕!党和政府看得清清楚楚!” 张援朝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扎根基层多年沉淀下来的威信。他拿起桌上那半个冷馕,掰了一块递给艾力,“先垫垫。你们做得对,发现这些毒草,第一时间告诉我!” 他指着传单上那些歪曲的言论,用最朴实的语言一一驳斥:“看看咱们乡,三年前喝涝坝水(苦咸水),现在家家通自来水,甜水!路,从土疙瘩路变成柏油路!娃娃上学,国家给补贴!去年你家的红枣,合作社帮着卖到内地,价钱翻了一倍!这是掠夺?这是党带着咱们过上好日子!”

他站起身,走到墙边,指着那张贴着的“塔孜洪乡五年发展规划图”,上面用红蓝铅笔标注着即将开工的节水灌溉工程、新规划的牛羊养殖合作社、以及通往邻村要打通的最后一段道路。“再看看这个!今年的重点,就是把咱们北面那片旱地,变成水浇地!把咱们的牛羊,卖得更远!把娃娃们的学校,建得更亮堂!那些躲在阴沟里散播毒药的人,他们能给咱们带来水吗?能给咱们带来牛羊的好价钱吗?他们只会带来动乱和眼泪!”

巴哈尔古丽和艾力听着张援朝掰着手指头数着身边实实在在的变化,看着他眼中毫不作伪的真诚和坚定,脸上的恐慌渐渐被愤怒和认同取代。巴哈尔古丽抹了把眼角,恨恨地说:“对!那些人就是见不得我们好!就是想把水搅浑!”

“对!把水搅浑!” 张援朝重重一拍桌子,震得搪瓷缸嗡嗡响,“所以咱们更要擦亮眼睛!像保护自家麦田的秧苗一样,保护咱们来之不易的好日子!这些传单、短信,都是毒药!发现就交给我,或者直接烧掉!还有,告诉娃娃们,那些画片是坏东西,不能信!遇到有人在学校说怪话,要告诉老师,告诉校长!”

送走千恩万谢的巴哈尔古丽夫妇,张援朝脸上的凝重并未散去。他立刻抓起那部加密的红色座机,拨通了上级国安联络员的专线。窗外,春风拂过新绿的麦田,带来生机,也带来了潜藏的暗流。

同一时刻,千里之外的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