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645章 年味渐浓(12月30日 下午)

第645章 年味渐浓(12月30日 下午)(2 / 2)

孩子的童言稚语,充满了对新年最简单也最炽热的憧憬,像一束束温暖的光,毫无阻碍地照进李玄策的心底。他低头看着儿子仰起的、充满期待的小脸,听着他天马行空的计划,感受着手臂上方清墨传来的温软依靠,一种久违的、纯粹的安宁感包裹了他。他暂时卸下了所有盔甲,不再是那个在风暴中心运筹帷幄的国安部常务副部长,只是一个陪着妻儿采购年货、享受这人间烟火的普通丈夫和父亲。他微笑着回应:“好,都依你。滑冰,包大饺子。不过糖馅儿的饺子,你确定你娘亲会同意?”

方清墨在一旁轻笑出声,眼波流转,带着促狭的柔情看向李玄策:“那得看是谁包的糖饺子了。” 她的话意有所指,又带着家的温暖默契。

他们在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摊位前停下。老人饱经风霜的手握着饱蘸浓墨的毛笔,正在一方洒金红纸上凝神运气,笔走龙蛇。周围围了一圈人,屏息静气地看着。随着笔锋的提按转折,一个个苍劲有力、饱满圆润的字跃然纸上:“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墨香混着红纸特有的气味,在寒冷的空气中氤氲开来,充满了古朴而庄重的年节韵味。

方清墨选了一对字体尤为遒劲的“福”字,又挑了几张精巧的窗花——有鲤鱼跃龙门,有喜鹊登梅,还有童子抱桃。李玄策付钱时,老者抬眼看了看这一家三口,脸上露出慈祥的笑意,额外送了一张小小的、用红纸剪成的“平安”二字。字迹圆润可爱,透着质朴的祝福。

“谢谢老伯!” 方清墨珍重地接过那张小小的“平安”。

又逛了一会儿,李天枢的“糖山”又添了几样新成员,李玄策手里的袋子也越发沉重。夕阳终于穿透了厚重的云层,将最后的、最为浓烈的金红色光芒泼洒下来,给喧嚣的市场镀上了一层温暖而辉煌的滤镜。人声、叫卖声、孩童的笑闹声,在金色的光晕里仿佛都带上了欢快的旋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迎接新岁的期盼和喜悦,红彤彤的春联、福字、灯笼在夕照下鲜艳得几乎要燃烧起来。

三人随着人流走出市场,准备回家。路边,一个卖冰糖葫芦的小贩扛着插满晶莹糖球的草把子走过,红艳艳的山楂裹着透亮的糖壳,在夕阳下折射出诱人的光芒。李天枢立刻又被吸引了目光。

就在李玄策含笑看着儿子,准备满足他这小小的愿望时,身边的方清墨轻轻拉住了他的大衣袖子。

“等一下。” 她的声音很轻。

李玄策停下脚步,低头看她。

方清墨没有多言,只是从随身的提包里,取出了那张小小的、老者赠送的红色“平安”贴纸。她纤细的手指捏着那张薄薄的红纸,指腹温热。她微微踮起脚尖,另一只手轻轻掀开李玄策深灰色羊绒大衣的衣襟内侧,避开了外面喧嚣的视线。她的动作轻柔而郑重,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然后,她小心翼翼地将那枚小小的“平安”贴纸,稳稳地、牢牢地按在了大衣内衬靠近心口的位置。指尖隔着衣料,轻轻压了压,仿佛要将这两个字蕴含的所有祈愿和力量,都深深地烙进去。

她的指尖温热,隔着衬衫的布料,那一点温度清晰地烙印在李玄策的胸口皮肤上,如同一个小小的、温暖的烙印。她的动作轻柔而郑重,带着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与守护。李玄策的心,在那一刻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一股暖流瞬间涌遍四肢百骸。他低头,对上妻子抬起的眼眸。那双沉静如秋水的眸子里,清晰地映着他此刻放松却也难掩疲惫的轮廓,没有疑问,没有担忧的絮叨,只有一种深沉的、磐石般的了然和无声的承诺——我知道你肩上的重担,我懂你心中的波澜,我就在这里,用这方寸之间的“平安”,护你心口一点暖。

所有的言语都显得多余。李玄策的目光温柔下来,他微微颔首,一切尽在不言中。他伸出手臂,将妻子和正举着糖葫芦跑回来的儿子,一起轻轻地、紧紧地拥入怀中。沉甸甸的年货袋子挂在他的臂弯,李天枢手里色彩缤纷的灶糖和红艳艳的糖葫芦在夕阳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夕阳的金辉将三人的身影长长地投射在喧嚣渐歇的街道上,像一幅温暖而踏实的剪影。远处,不知是谁家早早挂起的红灯笼已经点亮,在渐浓的暮色中,晕开一团团温暖而朦胧的光晕,如同提前升起的、守候新年的星辰。浓烈的年味包裹着他们,食物的香气、红色的喜庆、家人的体温,交织成一张无形而坚韧的网,温柔地托住了李玄策那颗在风暴边缘行走的心。

他知道,短暂的宁静之后,未知的风雪与潜藏的暗流终将来临。但此刻,妻子按在他心口的那个小小的“平安”,儿子手中甜蜜的灶糖和糖葫芦,以及这满城人间烟火的暖意,已为他积蓄了穿透漫长冬夜、迎接任何挑战的、最深沉的力量。这力量,源于家,源于爱,源于这红尘俗世里最平凡的、也最珍贵的温暖相守。他拥着生命中最珍贵的两个人,朝着那渐次亮起的、象征着团圆的家的灯火,稳步走去。身后的喧嚣渐渐模糊,唯有心口那一点“平安”的暖意,无比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