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内紧:
> - ‘风铃’(周卫国物流网):监控‘静园’及周边,查货车来源及去向(重点:冷链、特殊设备运输痕迹)。
> - ‘墨梅’(古玩线人):打入内部品鉴圈,查核心成员真实交流内容及古籍来源(尤其关注非公开藏品)。
> - ‘尺素’(技术组):远程布控‘集雅轩’二楼(非侵入式,声纹\/热感),识别高频接触者。
> 3. 关键:老教授学生(会长)——近期所有通讯、财务往来、接触人员深度溯源(启用‘旧档’权限)。
> 4. 原则:绝对静默,只观不动,惊蛇则断。
> 执行人:‘青蚨’小组(铁柱统筹)。每日零时加密简报。
> 代号:岁寒。
没有犹豫,没有多余的思考,每一个指令都精准而清晰。他不仅规划了渗透的角度(常规登记掩护)、监控的手段(物流、人脉、技术三重覆盖)、调查的核心(会长及古籍源头),更设定了清晰的底线(只观不动)和应急措施(惊蛇则断)。这份在普通通知文件页眉上诞生的行动方案,其缜密性和针对性,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份经过层层论证的正式预案。
写完最后一笔,他迅速将这张写着绝密行动要点的通知文件,混入了旁边一摞即将下发、内容无足轻重的春节慰问品采购清单里。动作自然流畅,仿佛只是随手整理了一下文件。做完这一切,他抬手用力按了按突突跳动的太阳穴,深吸一口气,那气息沉入肺腑,再次将翻涌的疲惫压下。他整理了一下衬衫领口和袖口,拿起桌上那份经济安全报告和保温杯,起身走向门口。推开门的瞬间,他脸上所有的凝重和疲惫瞬间收敛,只剩下工作状态中特有的、冷静而略带威严的神情。仿佛刚才那在文件夹缝中运筹帷幄、指挥一场无形暗战的人,只是刹那的幻觉。
走廊里,抱着文件匆匆走过的年轻科员低声交谈着:
“哎,你年货置办咋样了?我妈催我买稻香村的点心匣子呢…”
“别提了,加班加到头秃!希望元旦能休两天…”
“预报说要下雪呢,瑞雪兆丰年嘛!”
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碎语飘入耳中,与李玄策刚刚部署的、指向某个可能蕴含巨大危险的“松涛阁”的行动,形成了奇特的、近乎荒诞的交响。他步履沉稳地穿过这充满年终冲刺氛围的走廊,走向二号会议室。每一步,都踏在现实事务的繁琐与隐秘战线的危机交织而成的钢丝之上。
会议冗长而激烈,各种数据、图表、风险点在大屏幕上轮番呈现。李玄策坐在主位,时而凝神倾听,时而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关键,时而果断拍板决策。他的思维在宏观经济走势、能源安全、金融风险、社会稳定等多个维度间高速切换,展现出令人叹服的战略视野和决断力。没有人能从他此刻专注而锐利的眼神中,窥见仅仅十几分钟前,他在那张便签纸上布下的另一张无形的网。
会议结束,已是暮色四合。窗外,灰暗的天色终于彻底沉了下来,远处城市的霓虹次第亮起,在阴沉的暮霭中晕染开一片模糊而冰冷的光海。
李玄策没有立刻回办公室。他独自一人,沿着空旷无人的顶层走廊,走到尽头的落地窗前。窗外,是庞大而喧嚣的京城夜景,车流如织,灯火如星河。他静静地站着,高大的身影在玻璃上投下一个略显孤寂的轮廓。一整天的连轴转,年终事务的千头万绪,符号谜题带来的沉重压力,还有刚刚布下的、指向未知危险的“岁寒”行动……所有的重量仿佛在这一刻,随着短暂的独处,重新压回了他的肩头。
他伸出手,宽厚的掌心轻轻按在冰冷的玻璃上。指尖传来窗外渗入的刺骨寒意,与室内恒温空调的暖流在玻璃上交汇。极目望去,在遥远的天际线尽头,在那片被城市灯火映照得发红的云层之下,似乎隐约能看到一丝更加凝重的、预示着降雪的铅灰色正在积聚力量,无声地向着这座古老而繁忙的都市推进。
新年将至。
瑞雪?或是寒潮?
无人知晓。
李玄策静静地伫立着,像一尊沉默的礁石,任由窗外光影变幻,映亮他深邃眼眸中那抹永不熄灭的、穿透迷雾的锐利光芒。他按在玻璃上的手,微微收拢,仿佛要将那即将到来的风雪,连同潜藏其下的所有暗涌,都牢牢地掌控在掌心。疲惫沉淀在眼底,意志却如淬火的钢刃,在年终的冲刺与无声的暗战之中,愈发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