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531章 蛟龙探渊(2010年7月20日)

第531章 蛟龙探渊(2010年7月20日)(1 / 2)

燕京的暑气蒸腾依旧,但在国安部大楼一间灯光调暗的指挥调度室内,气氛却带着深海般的沉静与专注。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分割成多个画面:卫星云图、南海某海域的海况实时监测、以及最核心、最引人注目的——来自数千米海底的实时影像。

幽蓝、深邃。探照灯的光束如同神只之眼,刺破了亘古的黑暗,照亮了奇异的海底地貌。偶尔有形态古怪、从未见过的深海生物被惊动,在光束边缘一闪而过,留下模糊而神秘的剪影。屏幕下方,不断跳动着令人屏息的数字:深度:3682米… 3705米… 3720米…

李玄策独自坐在屏幕前,身体微微前倾,深蓝色的制服在屏幕幽光的映照下泛着冷峻的质感。他的脸沉浸在变幻的光影中,眼神锐利如鹰隼,紧紧追随着那艘名为“蛟龙”的钢铁巨兽传回的每一个画面,每一次心跳般的深度刷新。空调的冷风无声吹拂,却吹不散室内凝聚的紧张与期待。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科学试验。这是向人类认知边缘的挑战,是向浩瀚蓝色国土深处投下的第一枚探针。它的每一次下潜,都承载着探索未知的渴望,更肩负着国家海洋战略的重托——深海底蕴藏的丰富矿产资源(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潜在的生物基因宝库,以及……在广袤而争议不断的南海,这无声潜行的国之重器,本身就是国家意志与科技实力的象征,是维护海洋权益的基石。资源勘探能力,即是未来话语权的保障。

他拿起加密电话,声音沉稳:“海洋局指挥中心吗?我是李玄策。‘蛟龙’状态如何?保障船编队气象海况有无异常?应急方案是否随时可启动?”

电话那头传来清晰的汇报:“报告李部长,‘蛟龙’状态一切正常,三位潜航员精神饱满。海况符合预期,保障船编队警戒完备,应急方案已就绪,各岗位24小时值守,请放心!”

“好。务必确保万无一失。这不仅是一次科考突破,更是国之重器的首秀。安全,是底线,也是红线。”李玄策的叮嘱带着千钧之力。

放下电话,他目光重新落回那深邃的蓝色画面。屏幕上的数字已悄然跃过3750米。这一刻,他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二十多年前南方那个喧闹而充满机油味的港口码头。那时的他,还是一个穿着沾满油污工装的技术员,拿着扳手,趴在庞大的远洋货轮轰鸣的轮机旁,一颗螺丝一颗螺丝地检修、调试。那时的海洋,对他而言是繁忙的航线、是庞大的货轮、是咸腥的海风,神秘而遥远。谁能想到,当年那个仰望巨轮的青年,如今坐在这里,凝视着代表国家尖端科技力量的探测器,深入到了他当年想都不敢想的深渊?

“从万吨轮甲板,到七千米深渊……”李玄策心中默念,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慨与豪情在胸腔中涌动。这不仅仅是科技的飞跃,更是一个古老民族向深蓝挺进的决心。他仿佛能听到那深海之下,钢铁与海水无声角力的低鸣,那是国家力量在寂静深蓝中奏响的强音。

夜色渐深,指挥室内的灯光显得更加幽暗。当屏幕上的深度最终定格在3759米,并确认潜航器状态良好、开始按计划作业时,李玄策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就在这时,他口袋里的私人手机震动起来。

是方清墨。

“玄策!”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和疲惫,背景是深夜实验室特有的宁静,“你还在看直播吗?‘蛟龙’成功了!3759米!”

“嗯,我在看。” 李玄策的声音里也带着笑意,“了不起的成就。”

“何止是了不起!” 方清墨的声音提高了几分,“你知道吗?我们团队三年前参与的那个‘深渊级复合耐压壳体材料’预研项目,这次用上了!就是主驾驶舱球壳最核心的那几层复合材料!虽然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关键技术,但看到它真的承受住了近四千米水压的考验,安然无恙……这种感觉……” 她的声音有些哽咽,那是科研工作者看到自己心血结晶转化为国家重器、经受住极限考验时最真挚的激动。

李玄策的心弦被轻轻拨动。他了解妻子,她极少如此外露情绪。“清墨,祝贺你们!你们的工作,是‘蛟龙’得以深潜的筋骨。没有这些基础材料的突破,再精妙的设计都是空中楼阁。这份功劳,有你们沉甸甸的一份。” 他由衷地说道。他仿佛能看到电话那头,妻子眼中闪烁的泪光,以及实验室里那无数个不眠之夜凝聚成的光芒。科技强国,正是由这无数个默默无闻的突破堆砌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