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496章 冰海邮差(2月7日)

第496章 冰海邮差(2月7日)(1 / 2)

寒风如刀,将黄海北部的海面生生劈开,冻结成一片死寂的银白牢笼。万吨货轮“远航七号”深陷其中,船体倾斜,钢铁呻吟着被厚厚的冰层裹挟、挤压,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船舱深处,寒气已凝成白霜,爬满锈迹斑斑的铁壁。周卫国裹紧厚重的棉工装,每一次呼吸都在冰冷的空气中拉出一道长长的白气。他蜷在轮机舱角落里,牙齿不受控制地打着颤,手中的强光手电筒光束微弱,像风中残烛,仅能照亮眼前一小片凝结着冰花的舱壁。

他舔了舔早已干裂出血的嘴唇,刺骨的咸腥味弥漫开来。不行,不能这样坐以待毙。他猛地想起什么,手忙脚乱地从贴身口袋里掏出那个磨得发亮的军绿色保温杯——那是女儿妞妞去年用攒下的零花钱给他买的生日礼物,杯底内侧还歪歪扭扭刻着“2009.6.18”。他拧开杯盖,里面只剩下薄薄一层粘稠的、半凝固的鱼油,是出海前妻子硬塞给他御寒用的土方子,说比啥洋玩意儿都管用。此刻,这琥珀色的油脂成了唯一的希望。

“卫国啊,记住喽,高温骤冷,应力集中处最脆,那是老天爷画好的‘破’字!” 王铁柱那带着浓重东北口音的叮嘱,隔着二十年的风雪,又一次在耳边响起。那年冬天,在鞍钢巨大的轧钢车间里,王铁柱指着淬火后布满神秘霜花般纹路的钢板,教他这个刚分来的大学生识别金属的“命门”。

周卫国眼神一凛。他用冻得几乎失去知觉的手指,蘸起冰冷的鱼油,就着摇曳的手电光,在冰冷刺骨的舱壁上艰难地涂抹起来。指尖每一次触碰金属,都像被烙铁烫了一下,钻心的疼。他咬着牙,凭着记忆中王铁柱在沙地上画过的图谱,勾勒出那些奇特的、仿佛冰晶蔓延又似闪电分叉的纹路——那是金属在极限淬火下内部应力释放形成的独特“语言”。汗水混着呼出的白气,在他眉梢睫毛上凝成了细小的冰珠。

同一时刻,北京。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巨大的弧形屏幕前,数据流如瀑布般倾泻。李玄策双眼布满血丝,死死盯着屏幕中心那块被标注为“远航七号”最后消失坐标的红色区域。连续几天不眠不休的搜寻分析,巨大的压力像无形的冰壳箍着他的心脏,每一次心跳都沉重滞涩。妻子方清墨早上塞给他的茉莉花茶,在保温杯里早已凉透,但此刻他拧开杯盖,一缕清冽微苦的茶香飘散出来,竟奇迹般地让他紧绷的神经松了一瞬。那是家的味道,是清墨指尖的温度。

“李工!卫星红外最新扫描拼接图出来了!” 年轻的技术员小陈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图像瞬间铺满主屏。茫茫冰原上,“远航七号”的轮廓像一个巨大的钢铁幽灵,深陷在无边无际的惨白之中。然而,在货轮中部偏左的冰层上,一道极其清晰、蜿蜒如巨大蜈蚣般的深色裂痕,正以一种近乎诡异的方式延伸、分叉。

“放大!聚焦裂痕结构!” 李玄策声音急促。

图像急速拉近。那冰裂的形态纤毫毕现。李玄策的瞳孔猛地收缩。这纹路……这复杂而有序的分支,这锐利的转折角度……太熟悉了!他猛地转身,几乎是扑向旁边堆满杂物的资料台,在一摞乐谱中飞快地翻找。纸张哗啦作响,终于,他抽出一份复印本,封面是娟秀的字迹:《地鸣曲》——赵小满遗作。

他颤抖着手,翻到第十四小节。五线谱上,赵小满用饱满的笔触描绘的旋律线,那些代表大地深处脉动的音符连线,其跌宕起伏的形状,竟与卫星图上那道巨大的冰裂图案,惊人地重合在了一起!一股电流瞬间窜过李玄策的脊背。这不是巧合!卫国在用铁柱教给他的知识,在用小满留下的密码,向这个世界发出呐喊!

“破冰船!目标区域,全速前进!裂痕中心点就是突破口!” 李玄策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洞穿迷雾的锐利。命令通过电波,刺破北海上空的寒流。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远航七号”上的寒意已深入骨髓。周卫国几乎耗尽了最后一点鱼油,舱壁上的“淬火图谱”在昏暗光线下闪烁着微弱的油光。他侧耳贴在冰冷的舱壁上,远处隐隐传来沉闷的、仿佛巨兽凿击冰层的“咚!咚!”声。是破冰船!希望的声音!

他必须把情报送出去。关于这艘船诡异的航向,关于底舱夹层里那些打着“工程配件”幌子、却散发着异常微弱辐射的金属箱……敌人编织的网已经张开。他摸索着,从角落里一个被遗忘的鱼筐里翻出一条冻得梆硬的青鱼。用瑞士军刀上最小的刀片,极其小心地剖开鱼腹,取出那颗包裹着鱼卵、如同半透明琥珀般的硕大鱼鳔。他将一张用防水油布仔细包裹、仅有火柴盒大小的纸条塞了进去,上面是他用铅笔头反复描摹的几个字,凝聚着所有的警示与希望:“龙醒于惊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