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483章 丝路·劫 (12月10日)

第483章 丝路·劫 (12月10日)(2 / 2)

“是!” 赵诚立刻挺直了背脊,眼神锐利起来。

“第一,” 李玄策的笔尖在文件上流畅地划过,“立刻调动丝路局所有在轨监测卫星资源,对已探明的所有地脉节点,尤其是锁阳关及周边区域,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立体扫描。启用李长庚团队开发的‘地脉波动实时监测仪’原型机网络,部署到关键节点附近。我要最细微的能量涟漪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

“明白!监测组和技术保障组已待命,设备空运预案三小时内可以启动。” 赵诚迅速回应。

“第二,” 李玄策继续道,笔尖在纸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命令西疆、河西、陇右三地的‘地脉’应急分队,即刻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依托当地力量,对锁阳关节点及丝路沿线其他重要节点,实施物理隔离和隐性布控。人手不够,就从周边省份抽调精锐,以‘地质勘探’或‘文物保护’的名义进入。动作要快,更要隐秘,绝不能打草惊蛇。”

“是!我立刻协调地方国安和军区特勤力量,确保无缝衔接。” 赵诚的手指已经在加密通讯器上快速操作起来。

“第三,” 李玄策的眼神更加深邃,“成立‘溯源’特别行动组。由你亲自牵头,成员从丝路局老班底和部里最顶尖的情报分析、历史考古、能源地质专家中抽调。任务只有一个:以锁阳关为核心,结合西疆遗址的线索,利用一切可用的档案(包括那些‘特殊’的民间传说和地方志)、现代科技手段,给我把丝路上所有可能被敌人盯上的、尚未被我们完全掌握或定位的潜在关键节点,全部找出来!特别是那些能量属性特殊、历史上曾发生过大规模非自然死亡事件或存在古老祭祀遗迹的区域。我要一张完整的‘暗网’清单!”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敌人不会只盯着一个锁阳关。西疆的发现只是冰山一角。我们要在他们前面,织好这张防护网。”

“明白!‘溯源’组今天天亮前完成组建,十二小时内拿出初步筛查方案!” 赵诚感到肩上的压力沉甸甸的,但更多的是被信任和使命点燃的斗志。

李玄策放下钢笔,拿起那份签好名的文件,递给赵诚。墨迹在灯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

“告诉所有参与‘回春’的人,”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目光穿透凝结的冰霜,望向南方广袤的国土,“我们守护的,不仅仅是几处地下的能量点。我们守的,是西疆牧民帐篷里炉火的温暖,是河西走廊上绿洲农田的生机,是丝路千年驼铃的回响,更是这片土地上千家万户窗棂里透出的、寻常的灯火。一点都不能有失。”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沉重的鼓点,敲在赵诚心上。这位老部下用力点头,喉咙有些发紧:“请李部放心!人在,节点在!”

赵诚带着文件,脚步坚定地离开了办公室。门轻轻合上,隔绝了走廊的光线。

巨大的办公室里,只剩下李玄策一人,再次面对那幅无声诉说着危机与历史的丝路地脉图。凉州锁阳关的位置,在他眼中如同一个正在缓慢搏动的伤口。他走到地图前,伸出手,指尖再次轻轻触碰那个点。

就在这一刻,办公桌上那台直连李长庚实验室的红色保密电话,突然发出低沉而急促的蜂鸣,屏幕上亮起一个不断闪烁的坐标点——赫然指向凉州附近!同时,旁边一台连接着地脉监测网络的终端屏幕,代表锁阳关区域的能量波纹,陡然出现了一个极其短暂却异常尖锐的峰值,随即又隐没在背景噪音中,快得像幻觉。

李玄策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猛地转身,动作快如闪电,一把抓起红色电话听筒,声音冷冽如西伯利亚的寒风:“长庚?说!”

听筒里传来李长庚凝重得几乎滴出水的声音,背景似乎还有念墨压抑的惊呼:“玄策!锁阳关方向!监测仪捕捉到一次超高频、超短促的地脉能量脉冲!性质…与西疆遗址残留的‘缚灵引’启动特征高度吻合!虽然只有一瞬,但它…被‘点燃’了!有人在尝试激活它!我们正在全力追踪源头和解析脉冲模式!”

办公室内空气瞬间凝固,仿佛连初冬的寒意都被这突如其来的警报冻结成冰。窗外,一片细小的、几乎看不见的雪花,悄无声息地撞在冰冷的玻璃上,瞬间融化,留下一道微不可察的水痕,位置恰好落在地图上,河西走廊的起点。

风暴,并未远去,它已悄然迫近咽喉。锁阳关的千年烽烟,似乎在地底深处,被不祥的咒语重新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