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大概是周大树家,见他很是熟络的跟街坊邻居打招呼后才上楼,完全没有刚才的鬼祟跟谨慎。
冯越海干脆猫在大树家对面的粮店门口,手里假装翻着粮票,目光却锁在楼道。
眼见天就要黑透,各家的灯火渐渐亮起,周大树才拎着个黑袋子从楼道悄默默的走出,没往大路走,反而绕到楼后面的窄巷内。
冯越海赶紧跟上,脚步放的极轻,那窄巷堆着不少居民家的煤球垛,脚一踩就容易发出声响。
他躲在一个半旧的煤球棚后,借着远处住家的光,看见巷子里站个人,穿件灰布褂子,正是之前见过的苗志国!
“东西都齐了?”苗志国声音压得低,又往巷口瞅了瞅。周大树赶紧把黑布袋子递过去,语气里带着点讨好:“都按您说的弄好了,您就等着看好戏!”
姓苗的接过袋子,没打开看,反而从兜里掏出个叠的方方正正的信封,塞给周大树:“这里是之前说的,你拿着!等事成了,还有你的好处。”
周大树捏着信封,指尖明显顿了一下,又赶紧揣进兜里,点头如捣蒜:“您放心,我嘴巴严着呢!就是……我叔那边,怕是要露馅,何文后面八成要盯上我,不会出岔子吧!”
苗志国冷笑一声,往煤球垛上踢了一小块石子:“她一个乡野丫头,能翻出什么浪?你别自己露出马脚就行。她要真敢冒尖,我自有办法应付。”说完,苗志国拎着黑布袋子,顺着窄巷另一头快步走了。
周大树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摸了摸兜里的信封,才转身往回走。躲在煤球棚后的冯越海攥紧了拳头,他没敢再跟,得赶紧回去把这事儿告诉何文!
夜里,两人碰头,冯越海事无巨细的将跟踪事宜跟何文好一通绘声绘色的描述。
“苗志国”三个字在脑子里转了两圈,反倒让她沉下心来。
她转身从箱子里取出下午徐工修改好的采石场方案草稿。纸业上满是徐工潦草的批注,“西坡采石点需要加固防护栏”,“每日出石量需要匹配运输队运力”,“采石总方量核减5%”,红色铅笔的痕迹还新鲜着,正是之前修改方案中故意漏掉或者刻意错标的部分。
沼气灯光影在方案纸上晃来晃去。何文将草稿纸铺在桌上,拿起钢笔就开始誊写,笔尖划过纸页发出的声响,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她一边写,一边忍不住琢磨:苗志国不会甘心只让周大树递个空方案,说不定等自己这边交了修改版,他们后面还会再其他环节找茬。
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写到“运输线路优化”那栏,她忽然想起徐工反复叮嘱的话:“采石场的路要是不修,雨天运石准得出事儿。”何文笔尖一顿,在方案末尾添了一行小字:“建议本周内联合工程组实地勘察运输线路,附勘察时间表。”
窗外的天暗的像墨里染过似的,她揉了揉发酸的肩膀,把誊写好的方案仔细叠好,塞进帆布包里。
次日,何文挎着包走进周正亮办公室时,窗外正飘着细蒙蒙的雨,打在玻璃窗上,晕开模糊的水雾。
周正亮并没有外出,像是在等何文来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