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提炼心得(1 / 2)

实战演练结束后的次日傍晚,夕阳将通天峰的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橙红色。万震云特意提前结束了宗门事务,回到竹屋时,正看到万剑一坐在庭院的石凳上,手里拿着心法笔记,一边翻看一边小声嘀咕,时不时还拿起木剑比划两下,神情专注得连父亲进门都未曾察觉。

万震云轻手轻脚地走到石凳旁,目光落在笔记上 —— 纸页上除了之前画的经脉图,又多了几行稚嫩的字迹,写着 “刺剑:气聚剑尖”“扫剑:气散剑身”“硬招卸力:气走手臂外侧”,每一条后面还画了简单的小人动作示意图,显然是万剑一白天练剑时新总结的心得。

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万震云心中涌起一阵欣慰。他知道,万剑一对剑招与真气的理解早已不是零散的片段,而是形成了自己的逻辑体系,此刻正是将这些心得系统提炼、深化理解的好时机。

“剑一,在琢磨什么呢?” 万震云轻声开口,坐在了万剑一身边的石凳上。

万剑一猛地抬头,看到是父亲,立刻露出笑容,举起笔记递过去:“爹,我在记今天练剑的心得!我发现刺剑和扫剑的用气方式不一样,还有遇到硬招的时候,用气走手臂外侧能卸力,你看我画的图对不对?”

万震云接过笔记,仔细翻看每一页,指尖轻轻拂过那些歪歪扭扭却格外认真的字迹,眼中渐渐露出赞赏的神色。“你总结得很细致,” 他笑着说,“正好爹今天有空,我们来好好聊聊这些心得,把你想到的都跟爹说说,说不定还能发现新的门道。”

万剑一眼睛一亮,立刻放下笔记,握着木剑站起身,兴奋地说:“好啊!爹,我先跟你说刺剑和扫剑的用气!你看,刺剑要的是快和准,所以气要全都聚在剑尖上,就像把所有力气都拧成一根细针,一下子就能扎进去,之前我用‘急气’聚在剑尖,刺穿纸板的速度比平时快好多!”

他一边说,一边拿起木剑演示:双脚分开站稳,腰腹微微下沉,手中木剑缓缓抬起,同时指尖轻轻捏住剑刃前端,模拟 “气聚剑尖” 的状态,随后手腕猛地向前推送,木剑带着一道风响,精准地指向不远处的木桩,剑尖停在木桩前一寸处,稳稳当当。

“而扫剑不一样,” 万剑一收回木剑,又换了个姿势,将木剑横在身前,“扫剑要的是范围广,能护住自己,所以气要散在整个剑身上,就像把力气摊开成一张薄布,能盖住更大的地方。我试过气散剑身的时候,扫过地上的落叶,能一下子把周围的落叶都吹起来,比气聚在一点的时候覆盖范围大太多了!”

说着,他手腕轻轻转动,木剑在身前划出一道宽大的圆弧,剑身在空气中带动明显的气流,吹得庭院里的青草微微晃动,动作流畅自然,完全看不出是孩童的手笔。

万震云听得连连点头,这些心得虽表述朴素,却精准抓住了两种剑招的核心用气逻辑 —— 青云剑法中 “刺剑求锐、扫剑求广” 的要义,被万剑一用 “细针”“薄布” 的比喻轻松点破,比宗门典籍中晦涩的术语更易懂,也更贴合实战。

“那你说的‘遇到硬招时,气走手臂外侧能卸力’,又是怎么想到的?” 万震云继续追问,眼中满是好奇。

提到这个,万剑一的脸上露出几分得意:“昨天跟爹对练的时候,你用劈剑攻过来,我用手臂去挡,一开始气走手臂内侧,觉得特别疼,手臂都麻了;后来我试着把气转到手臂外侧,顺着你劈剑的力道往下滑,一下子就不疼了,还能借着你的力气把剑挡开!”

为了让父亲更直观地理解,万剑一还拉过万震云的手臂,用小手指着手臂外侧的经脉:“爹你看,手臂外侧的经脉好像更‘滑’,气走这里的时候,能顺着对方的力道走,就像水流遇到石头,从旁边绕过去一样,不会硬碰硬;要是气走内侧,经脉更‘直’,就会跟对方的力气撞在一起,自然会疼。”

万震云顺着儿子的指引,感受着手臂外侧的经脉,心中猛地一震 —— 这正是青云剑法中 “卸力诀” 的核心原理!宗门内不少外门弟子修炼多年,都只能机械地记住 “气走外侧卸力” 的口诀,却不理解背后的逻辑,而万剑一竟通过实战中的疼痛与感受,自己摸索出了经脉特性与卸力的关联,这份洞察力实在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