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一路有说有笑的来到坪村。
她们提着早就准备好的礼物,来到福平家。
看到的不是热闹的年味,而是冷清。
家里只有三个老人和孩子。
福平和吴小霞把燕南她们招呼进屋。
燕南问:
“阿姨,强强也不回来吗?”
吴小霞把强强不回来的理由说给了燕南。
燕南虽然是外人,不应该管人家的家事,可她实在无法理解刘强强的做法。
她认为,刘强强的这种做法,是个有良知的人都得说他。
燕南又问:
“强强的电话是多少,我给他打电话说说!”
吴小霞说:
“不要打了,我就没这个儿子!”
在燕南的坚持下,吴小霞把电话号码给了燕南。
燕南拨通了电话。
燕南说:
“强强,过年了,家里就你爸你妈和你大爸三个人,你也不回来看看。”
强强问:
“你是谁!”
“我是燕南,”
刘强强说:
“我家的事不用你管,该干啥干啥去!”
燕南说:
“你家的事我不管的话,你的这几个老人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吧!你也是上过学的,你咋就忍心不管你的父母呢!”
“人家过年都热热闹闹的,你回来看看,家里连个肉菜都没有!你忍心在城里吃大鱼大肉吗?你还是个人吗?”
面对燕南的指责,强强挂断了电话。
他对燕南的指责气愤到了极点,嘴里絮絮叨叨的骂的特别难听。
燕南和弟弟一起出门去了镇上,买了些肉菜,又赶着拉了回来。
吴小霞对燕南说:
“娃,你买这些肉菜干啥,我们都吃不下,荣荣在外受罪,我们不忍心。”
燕南知道作为一个母亲的心思,她也不知道怎样劝说。
她对吴小霞说:
“阿姨,你放心,刘阳没事,我一定能把刘阳给找回来。”
燕南说了一阵宽心话,就和弟弟王小北他们走了。
回去的路上,燕南心里不是滋味,这种场景,多像小时候她们家的场景。
年就这样开始了,不同的家庭,过的年是不同的。
有高兴的,有难过的,有惦记的,也有躲债的。
年三十晚上,福平家三个人,看着炕桌上简单的几个菜,都吃不下去。
燕南家的气氛就不同了,一家人高高兴兴的说着,闹着,年的气氛很浓。
吃完后,一家人看着电视,燕南又想起弟弟路上说的话。
燕南问:
“小北,你说出口质量要求很高,不换设备行不行。”
王小北说:
“那肯定不行,每个国家都有他们的标准,达不到人家的标准是不行的!”
“我把标准给你发到qq邮箱里,你看一下。”
燕南说:
“要是换设备,那还看什么,一套设备下来得多少钱!”
王小北说:
“现在国家不是有专项的资金扶持粮油行业吗?其中就有设备更新的专项资金,你过完年去跑一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