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一下子传遍了整个乡里,有的人说:
“这傻人有傻命,瞎子天照顾!”
也有的说:
“福平就是个有福的人,以后等着享福!”
不管别人怎样想,福平除了为两个娃高兴以外,和平常没什么区别。
他也没有到处宣扬,也没有为此骄傲。
他又开始为两个娃学费的事考虑了。
就当他计划好买羊的时候,燕南和燕北又给他带来了好消息。
“叔,今年的学费你不用管了,我妈把家里的两头驴卖了,村里人每家每户凑了些,已经够了!”
福平听到这样的话,他高兴的说:
“把每家凑的钱记下,到时候不管用啥还,不管人家要不要,都要记得还一遍!”
燕南和燕北走的时候,福平给每个人拿了五百元,当做生活费。
而刘阳也在这一年进步不少,除了工资涨了以外,他基本上掌握了粮油生意中的行道。
已经能独自完成大单了,也得到了张厂长的赏识。
由于在那个时候,每个国营厂都效益不好,连年的亏损。
好多大厂都转成了民营企业,闹的是人心惶惶。
刘阳干的这个挂面厂也不例外。
库房里积压的挂面销售不出去,工人的工资也发不上,又没钱进原材料。
只靠着几个遍布在市里的门市部撑着。
这一天,厂里开会研究,破例让刘阳参加。
在会上,当初赏识他,把他介绍进厂的张厂说:
“半个月之内,库房里压的货,你们这些门市部的销售必须全部卖出去,提成就按照货物的10%算,”
“销售不好的人,这个月的工资就别想领到!”
这话一出,所有在场的销售几乎都是一边倒的不同意。
他们在这个厂已经干了半辈子了,啥情况他们最清楚,别说半个月,三个月也是卖不出去。
可刘阳不这样认为,他对张厂长下达的任务是赞成的。
他心里想:应该早就这样做了,现在都有点迟了。
就当所有销售反对的时候,张厂长拿出来了一封文件,他说:
“粮食局刚发了文件,只给了半个月的时间,让自救,如果半个月的时间还是发不出去库存,那就等着被改制吧!”
“你们自己看着办,是自救,还是接受改制买断工龄,”
大家散会后,就像是丢了魂似的,个个垂头丧气的。
他们想到,其它厂那些买断工龄的工人,每天面临着生活的困境,
又想到自己也马上就和他们一样了,下岗买断!
谁能高兴的起来呢!可是现实就是这样,如今是市场经济。
许许多多个民营企业的崛起,效率和产量是这些国营企业的好几倍。
这些国营企业,每天还是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
而那些民营企业,早就按照多劳多得的制度。
国营三天发货,五天才能到,而民营企业只需一天。
市场经济的大浪潮,是谁也无法阻挡的。
就像是黄河的大水一样,横扫着一切。
能者多得,能者上,养着闲人,或者养着混日子的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刘阳已经看到了希望,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他,也将有一番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