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兼世间确有鬼神之说,反倒成了奸佞之徒招摇撞骗的温床。
他曾亲眼见过一家孩童高烧不退,不去延医问药,反而请来跳大神的巫婆。
那妇人不通半点玄术,只知装神弄鬼,榨取钱财,最后生生把孩子耽误没了性命。
这类骗子还最爱攀扯名门大派,动辄自称出自龙虎、茅山,一边坑害百姓,一边败坏修真门庭的声誉。
青城河不宽,两人边谈边行,小船已悄然靠岸。
苏荃踏上河堤,回身说道:“好,我就在这城里住两天,看看你怎么收拾他。”
青鲤含笑拱手作别,随即与小舟一同缓缓沉入水中,消失不见。
此时夜深,城门却依旧敞着。
苏荃步入城中,随意寻了家客栈投宿。
看来那骗子手段确实不一般,至少在骗术上极尽能事——连这客栈的门梁上都贴着一张符纸,据说花了二十块大洋才购得。
可苏荃一眼便看出,那不过是一张毫无灵力的废纸,别说驱邪镇煞,连符文都画得歪歪扭扭,牛头不对马嘴。
次日清晨,他炼化了体内那一丝先天纯阳之气,推开房门走出院子。
掌柜见状连忙上前问安。
他衣着素净,气度沉稳,一看便知不是凡俗子弟,掌柜自然殷勤招待。
战乱四起,能像青城这般安宁之地已是凤毛麟角,因此各地商旅纷至沓来。
街上人声鼎沸,市集喧闹如节庆。
店铺林立,货摊遍布,更有小贩挑着担子穿街走巷,吆喝声此起彼伏。
“来两个包子。”苏荃在一处摊前停下,递出几枚铜板。
“好嘞!”小贩掀开盖布,拣了两个饱满的包子包进草纸袋里。
望着苏荃离去的身影,他挠了挠耳朵,低声嘀咕:“怪了……这人怎么瞧着眼熟呢?”
身后细语飘入耳中,苏荃唇角微扬,咬了一口热腾腾的包子,继续缓步前行。
当年正是他一张符纸点燃了那根扁担,才让这小贩逃过一劫。
对苏荃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如同日常琐事一般,并未放在心上。
随后,他先去酒楼订下大批宴席,又一家接一家地逛起了古玩铺子和药行。
五行灵根不仅可能蕴藏在天地奇药之中,有时也会被封存在器物之内。
就像当初青鲤送给他的那株水灵根,为了锁住灵气不外泄,便是用一块寒玉层层包裹。
“大威仙师来了!”
街头忽然一声高呼,整座城顿时沸腾起来,人们纷纷涌到路边张望。
苏荃也站在人群里,饶有兴趣地朝前望去。
只见远处街道尽头,一对穿白衣的年轻男女手持素幡引路,身后八名头缠红巾、赤膊壮汉合力抬着一顶白轿。
轿中坐着个五六十岁的老者,身披白色八卦道袍,长发散落背后,未加束冠。
他盘腿端坐,一手掐诀,一手执拂尘,双目微闭,口中低声诵咒。
两侧还有两名童子边走边撒花瓣,场面煞是庄严。
唯有苏荃轻摇了摇头,眸底掠过一丝讥讽。
常言道:一瓶不动,半瓶晃荡。
真正有道行的修行之人,从不讲究排场。
他所见过的几位仙门弟子,皆布衣简行,混迹市井,连车马都极少乘坐。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人不在饰,有道自显。
真正的修为,自有其气度流露,何须靠阵仗撑场面?
他幼年曾见过紫霄真人下山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