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四位女娇娥的脸颊瞬间染上红晕,羞涩地低下了头。
苏婉抬起头,眼中带着期待:“夫君此言当真?
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我早已在农圃种满了滋补的作物,还向赢欣公子府中的吕雉夫人请教了调理身体的方子,定能为夫君与姐妹们调理好身体。
柳音也抬起头,脸颊微红却语气坚定:“夫君放心,往后我多为你弹奏安神的乐曲,让你心境平和,也能更好地休养。”
楚瑶笑着说道:“我这就去调整膳食,每日为夫君与姐妹们准备滋补药膳,用农科署新培育的小米、山药、枸杞,既能补气养血,又不油腻。”
阿依娜更是直接,握紧胡亥的手说道:“夫君,匈奴女子素来身体强健,我定会好好陪伴你,努力为你生个健康的孩儿,像我一样擅长骑射,为大秦出力!”
胡亥看着妻子们羞涩又期待的模样,心中暖意融融。他站起身,走到苏婉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辛苦你了,姐姐。
赢欣也给我写了信,推荐了不少调理的方子与滋补食材,还让蒙嫣夫人备了安神麦茶,待会儿让人取来,你们也一同饮用。”
他又转向柳音:“你的乐曲最是能安抚人心,往后每日晚膳后,便在庭院中弹奏一曲,我们一同赏景听曲,放松心境。”
接着,他看向楚瑶:“膳食便劳烦你了,不必过于滋补,顺其自然便好,最重要的是合大家口味。”
最后,他握住阿依娜的手,眼中带着温柔:“阿依娜,你的性子直爽热情,有你在,府中总是充满欢乐。
往后我们多去农圃走走,看看苏婉姐姐种的作物,也多活动活动,对身体有益。”
四位女娇娥闻言,纷纷点头,脸上的羞涩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期待与幸福。
洗漱完毕后,胡亥与四位妻子围坐在餐桌旁,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楚瑶做的肉夹馍外酥里嫩,夹着用巴蜀花椒调味的卤肉,香气扑鼻。
阿依娜泡的奶茶醇厚香甜,搭配着匈奴特色烤饼;苏婉炖的滋补汤,里面有红枣、枸杞、黄芪、山药,汤色清亮,香气绵长;还有柳音特意准备的江南点心,小巧精致,甜而不腻。
胡亥拿起一个肉夹馍,咬了一大口,熟悉的美味在口中散开,连日来的疲惫瞬间消散大半。
“还是家里的饭菜合口味,”他笑着说道,给每位妻子都夹了一块糕点,“你们也多吃些,尤其是这滋补汤,大家都要好好调理身体。”
苏婉舀了一碗汤,递到胡亥面前:“夫君多喝点,这汤我炖了三个时辰,黄芪是北境最好的品种,能补气养血,对你的身体大有裨益。”
柳音也说道:“夫君一路车马劳顿,多喝点汤补补身子,待会儿我带你去庭院中逛逛,看看我新栽的兰花,再为你弹奏一曲。”
饭桌上,夫妻五人谈笑风生,胡亥讲述着巡视途中的所见所闻:巴蜀的火锅热辣鲜香,黔中郡的移民百姓安居乐业,新拓的秦道平整宽阔,还有赢欣府中三位夫人都怀了身孕的喜讯。
四位妻子听得津津有味,时而为大秦的盛世感到骄傲,时而为赢欣公子的喜讯感到高兴,时而又关切地询问胡亥途中的安危。
“赢欣真是厉害,二十八岁便要再添三个孩儿了,”苏婉感慨道,“我们也要努力,早日为夫君添丁进口,为宗室绵延出力。”
胡亥放下碗筷,握住苏婉的手:“会的,有你们在,我相信我们很快也会有自己的孩儿。
这一月,我会好好陪伴你们,不处理任何政务,专心调理身体,顺其自然便好。”
饭后,柳音带着众人来到庭院的花园中。
花园里,兰花开得正盛,香气清雅;牡丹含苞待放,娇艳欲滴;苏婉种的药膳蔬菜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柳音拿起玉笛,站在廊下,轻轻吹奏起来。
悠扬的乐曲在庭院中回荡,时而舒缓,时而轻快,如清泉流淌,如鸟鸣山涧。
胡亥与苏婉、楚瑶、阿依娜坐在庭院的石桌旁,听着乐曲,喝着安神麦茶,聊着家常。
苏婉讲述着农圃中作物的生长情况,楚瑶分享着新学的膳食做法,阿依娜说起匈奴部落的最新消息,胡亥则耐心地听着,时不时插话回应,眼中满是温柔。
“夫君,你看这株‘安神草’,是我特意从赢欣公子府中引来的品种,夜间会散发淡淡的香气,能助人入眠,”苏婉指着石桌旁的一株绿植说道,“我已在我们的卧房外都种上了,往后你便能睡个好觉。”
楚瑶也说道:“明日我便用这安神草做些糕点,夫君吃了,夜里睡得更香,身体也能更好地恢复。”
阿依娜拉着胡亥的手,走到庭院的秋千旁:“夫君,我们来荡秋千吧!
匈奴的女子都爱荡秋千,既能活动身体,又能让人开心。”
她说着,便拉着胡亥坐上秋千,轻轻晃动起来。
庭院中,乐曲悠扬,笑声不断,春日的暖风吹拂着柳枝,带着花草的清香,也带着夫妻间的浓情蜜意。
胡亥看着身边笑容灿烂的妻子们,心中满是幸福与满足。
他知道,这一月的假期,不仅是为了绵延子嗣,更是为了弥补过去因忙碌而缺失的陪伴。四位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