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后,胡亥府邸的庭院里,墨家改良的暖炉早已撤去,廊下的杨柳抽枝散叶,新栽的牡丹含苞待放,农圃里种着苏婉亲手培育的药膳蔬菜,嫩绿的叶片上还挂着晨露,一派生机盎然。
此刻,府邸正厅内,四位女娇娥正围坐闲谈,指尖忙着手中的活计,眼角眉梢却难掩一丝牵挂。
苏婉身着淡绿色襦裙,鬓边别着一朵素雅的茉莉,正细细挑选着刚从农圃采摘的枸杞与红枣——这是她特意为胡亥培育的滋补品种,想着他巡视途中辛劳,回来便能煲汤调理。
她本是关中农科世家之女,自嫁入府中,便将墨家农科技术用到了府邸农圃,种满了安神助眠、补气养血的作物,把家事打理得井井有条。
“姐姐,你说夫君这次巡视,会不会路过巴蜀?
听闻巴蜀的花椒格外辛辣,夫君素来爱吃重口,说不定会带些回来呢。”
说话的是柳音,她穿着藕粉色长裙,手中拿着一支玉笛,正轻轻擦拭。
柳音出身江南书香门第,擅长音律,嫁入府后常以乐曲为胡亥解乏,性子活泼灵动,最是念着夫君的饮食喜好。
坐在一旁的楚瑶闻言,笑着点头:“妹妹说得是,我已备好面粉与馅料,等夫君回来,便给他做他最爱的肉夹馍,再配上巴蜀花椒调味,定能让他解解馋。”
楚瑶身着鹅黄色短袄,腰间系着素色围裙,双手灵巧地揉着面团。
她是楚地膳食世家传人,厨艺精湛,尤其擅长将农科食材融入菜肴,做得一手滋补美味。
最边上的阿依娜,身着绣着匈奴图腾的红色短袍,梳着两条乌黑的辫子,辫间系着小巧的银饰,正认真地学着苏婉挑选药材。
她本是匈奴归附部落的公主,性情直爽热情,嫁入府后努力学习秦地习俗与文字,如今已能说一口流利的秦话,还将匈奴的奶茶、烤饼做法带到府中,与楚瑶一同打理膳食。
“夫君在外巡视,定然吃不好睡不好,我已备好匈奴的奶茶粉,用羊奶冲泡,能暖身安神,夫君喝了定能解乏。”
阿依娜的声音带着几分匈奴女子特有的爽朗,眼中满是真切的牵挂。
四人正说着,门外忽然传来管家急促而喜悦的声音:“夫人!
公子回来了!
公子奉陛下旨意,回府休假一月!”
话音未落,四位女娇娥瞬间停下手中的活计,脸上的牵挂瞬间化为难以抑制的狂喜。
苏婉手中的枸杞洒落些许也浑然不觉,柳音猛地站起身,玉笛险些掉在地上,楚瑶擦了擦手上的面粉,快步便往门外走,阿依娜更是直接提起裙摆,率先冲了出去。
“夫君!”
“公子!”
庭院门口,胡亥身着玄色官服,风尘仆仆却精神抖擞,身后跟着护卫与满载物资的马车。
刚踏入府邸,便被四位迎面而来的女娇娥围了个满怀。
阿依娜动作最快,一把挽住胡亥的手臂,银饰随着动作轻轻晃动,语气急切又喜悦:“夫君,你可算回来了!
阿依娜好想你!
陛下真的给你放假了?
能在家待多久?”
胡亥反手握住她的手,感受着掌心的温热,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是啊,给了一月假期,专门回来陪伴你们。
让你们久等了,辛苦你们了。”
柳音走到胡亥另一侧,踮起脚尖帮他拂去肩头的尘土,眼中含着笑意与心疼:“夫君一路奔波,定是累坏了。
我已备好乐曲,待会儿为你弹奏解乏。”
楚瑶上前接过胡亥脱下的外袍,递上温热的毛巾:“夫君快擦擦脸,我已备好热水,你先洗漱一番,再尝尝我做的肉夹馍,还有阿依娜的奶茶。”
苏婉则细心地打量着胡亥的气色,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语气关切:“夫君气色尚可,只是眼底有些疲惫。
我已用农圃的枸杞、红枣、黄芪备好滋补汤,待会儿洗漱完便端来,给你调理身体。”
四位女娇娥簇拥着胡亥往正厅走去,你一言我一语,满是关切与思念,庭院里瞬间充满了欢声笑语,往日的宁静被这突如其来的团聚打破,处处洋溢着暖意。
胡亥坐在正厅的主位上,看着眼前四位各有风姿、满眼都是自己的妻子,心中满是感动。
他接过阿依娜递来的奶茶,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带着羊奶的醇厚与淡淡的甜味,瞬间驱散了旅途的疲惫。
“还是阿依娜的奶茶合我口味,”他笑着说道,目光扫过众人,“此次回来,父皇给了我一月假期,并非单纯休养,而是希望我们能多添子嗣,为宗室绵延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