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338章 巡视第一站:润疆麦浪涌,西域换新天

第338章 巡视第一站:润疆麦浪涌,西域换新天(1 / 2)

咸阳至润疆的秦道平坦宽阔,墨家改良的橡胶轮马车碾过路面,几乎听不到颠簸声响。

赢泽扒着车窗,小脑袋不停转动,看着道旁连绵的麦田,兴奋地拍着小手:“皇爷爷,你看!麦子长得比我还高!”

始皇掀开车帘,目光落在无垠的金黄麦浪上,风一吹,麦穗翻滚如涛,远处农夫们正弯腰收割,墨家造的镰刀反射着晨光。

“这就是润疆的杂交麦,”他笑着对赢泽说,“当年英布将军拓西时,这里还是戈壁荒漠,如今已是大秦的粮仓。”

车队行至润疆郡城门外,郡守早已带着官吏、农科技术员、异族代表等候,却无繁杂仪仗,只捧着厚厚的治理台账和农产样本。

“陛下,润疆百姓感念圣恩,听闻陛下巡疆,都想前来迎候,臣已劝止,只留核心代表,绝不扰民生计。”

郡守躬身汇报,语气恭敬。

始皇摆手:“甚好!

朕此次巡疆,不为虚名,只为看实情。先带朕去麦田,看看农科的成果。”

一行人步行至城外的千亩麦田,农科技术员小张快步上前,手中捧着一把饱满的麦穗:“陛下,这是‘西拓三号’杂交麦,今年润疆推广种植两百万亩,平均亩产五石三斗,较去年增产一成!”

他指着田间的灌溉设施:“您看那井渠,是墨家改良的‘多级提水’系统,即便戈壁缺水,也能把地下水引到麦田,今年大旱,润疆粮食仍获丰收,全靠这井渠!”

一位皮肤黝黑的异族农夫阿木挤上前来,手中捧着一碗麦粒,用流利的秦话道:“陛下!

俺是康居部落的,五年前跟着部落游牧,吃不饱穿不暖。

如今分到十亩麦田,用小张大人教的方法耕种,今年收了五十三石粮,够全家吃两年还有余!”

始皇接过麦粒,指尖捻着饱满的颗粒,眼中满是欣慰:“好!

分田到户、教农兴产,这才是安邦之道。

你现在还去学堂吗?”

“去!”

阿木笑着点头,“俺每天收完麦,就去夜校学认字,现在能看懂种植手册,还能给部落的人念大秦的政策!

俺的儿子也在学堂,今年考了第一名,先生说他以后能去咸阳太学!”

赢泽好奇地问:“阿木大叔,学堂里也教种麦子吗?”

阿木蹲下身,摸了摸赢泽的头:“当然教!

先生不仅教认字,还教农科技术,俺儿子现在都能帮俺选麦种、看墒情呢!”

离开麦田,众人前往润疆的双语学堂。刚到门口,朗朗书声便飘了出来:“人之初,性本善;教之道,贵以专……”孩童们身着统一的学堂服饰,坐姿端正,既有秦地孩童,也有西域、康居等异族子弟。

学堂先生见始皇到来,连忙躬身行礼,孩童们也跟着起身,齐声喊道:“陛下万岁!”

始皇摆摆手,示意孩子们坐下,走到教室后排,拿起一本双语课本,书页上既有简体秦字,又有康居文注释,配图是杂交麦、井渠、商票的图样。

“这课本编得好,实用易懂。”

他转头对身旁的扶苏(留守咸阳,通过台账同步知晓情况,此处为始皇感慨)隔空念叨,“你推行的双语教学,果然见效。”

一位异族女童举起小手,奶声奶气地说:“陛下,俺会写自己的名字,还会写‘大秦’‘麦田’!”

始皇笑着点头:“那你写给朕看看。”

女童快步走到案前,拿起毛笔,一笔一划地写下“古丽”“大秦”“麦田”,字迹虽稚嫩,却工整清晰。

“真棒!”

始皇赞许道,“好好读书,以后做润疆的女先生,教更多孩子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