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264章 异族经商礼包:百越阿珠领铁锅,卖织锦进市集

第264章 异族经商礼包:百越阿珠领铁锅,卖织锦进市集(2 / 2)

中午,阿珠按部落的法子,用新铁锅煮竹筒饭——把糯米、腊肉、香菇塞进竹筒,架在小灶上烧,香味很快飘满商区,路过的顾客都停下来问:“姑娘,这是什么吃食?真香!”

“是百越的竹筒饭,买织锦能送一小碗尝尝!”阿珠跟着巴图学的秦话虽然生硬,却透着淳朴,很快就围了不少人。

卖布的王婶也过来了,尝了口竹筒饭,赞道:

“好吃!比咸阳的炊饼还香!我买两匹织锦,给我闺女做嫁妆,再跟你学做竹筒饭!”

阿珠笑着点头,王婶递来两张商票,阿珠仔细收好,还从包袱里拿出块小织锦手帕送给王婶的闺女,惹得小姑娘直喊“谢谢阿珠姐姐”。

下午,吕雉带着商队的账房先生来商区巡查,看见阿珠的商铺前热闹,就走过来问:“姑娘,礼包用得顺手吗?铁锅好用不?”

巴图帮阿珠翻译,阿珠赶紧点头:“好用!铁锅煮东西快,商票也方便,不用带重铜钱,手册上的话我也能看懂!”

吕雉笑着说:“以后有困难就找互助社,或者找巴图,大秦的市集不分内外,你们卖好货,大家就愿意买。”

阿珠望着眼前的热闹,突然觉得咸阳不像陌生的地方——阿巴斯会帮她看摊,

赵货郎会帮她介绍顾客,王婶会教她咸阳的方言,连市署的吏员都很热心,这比她来之前想的容易多了。

傍晚收摊时,阿珠数了数,卖出去五匹织锦,收了五张商票,还剩十五匹。

她用商票兑了两百钱,买了些糯米和腊肉,准备明天再煮竹筒饭,还想跟阿巴斯学煮乳香茶,混着百越的茶香试试。

“阿珠,明天我帮你印双语价目表,把织锦的花纹名字用秦字和百越话写上,顾客看得更明白!”巴图路过她的商铺,笑着说。

“谢谢巴图哥哥!”阿珠把刚煮好的竹筒饭递给他,“你尝尝,咱们百越的味道。”

巴图接过竹筒,咬了一口,香得直点头:“好吃!明天我带太学的同学来,他们肯定喜欢你的织锦和竹筒饭!”

夜里,阿珠躺在商铺的小床上,手里拿着《异族商户手册》,借着油灯的光看上面的插图——有巧成城的铁锅制造图,

有商票的使用方法,还有咸阳市集的地图,她突然想起部落长老说的“大秦是个大部落,大家能一起过日子”,现在她信了。

第二天一早,阿珠刚煮好竹筒饭,巴图就带着几个太学同学来了,其中一个同学是岭南来的,会说百越话,还帮她翻译顾客的疑问:

“这稻穗花纹的织锦多少钱?能做件外衫吗?”

阿珠笑着回答:“一百二十钱一匹,够做两件外衫,买两匹送你个小织锦荷包!”

太学的同学一下子买了三匹,阿珠的生意更热闹了,连巧成城的工匠都来买,说要给家里的媳妇做新衣裳。

阿珠看着货架上越来越少的织锦,心里盘算着:等卖完这些,就用商票进些巧成城的陶碗,带回部落给长老们,再带些百越的织锦来咸阳,说不定还能让部落的姐妹们也来这里做生意,领这好用的经商礼包。

商区的晨雾又一次散去时,阿珠的商铺前挂起了新的织锦,铁锅上还煮着喷香的竹筒饭,

路过的人都会停下脚步,要么买匹织锦,要么尝口饭,阿珠的秦话越来越流利,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她知道,

自己在咸阳的日子,会像这竹筒饭一样,香甜又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