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261章 小贩互助社成立:关中小贩借资金,进巧成城铁锅卖

第261章 小贩互助社成立:关中小贩借资金,进巧成城铁锅卖(2 / 2)

周掌柜爽快地付钱,刚把锅扛走,卖粥的吴大娘又过来了:“俺要一口!俺那口锅烧漏了,正愁没地方买呢!”

不到一上午,赵货郎就卖了五口铁锅,赚了五十钱,比他卖三天粟米还多。

他摸着钱袋,心里踏实极了,想起以前找高利贷借钱的日子,利钱滚利钱,差点把货担都赔进去,现在互助社的低息借款,让他敢进货、敢赚钱了。

王婶的织布机零件也卖得好,周边村落的农妇都来找她买,说“巧成城的零件装上去,织布快一倍”。

张叔的盐罐更是抢手,半天就卖了三十个,他笑着对赵货郎说:“俺这就去互助社再借点钱,进一百个盐罐!”

没过几天,互助社又多了个新规矩——小贩们可以互相帮着看摊。

有次赵货郎要去巧成城看新货,王婶就帮他看了半天铁锅摊,还卖出去两口;后来王婶去进布,赵货郎也帮她看摊,大家互相帮忙,再也不用因为有事耽误做生意。

李大人来市集巡查时,看到小贩们忙得热火朝天,笑着说:“互助社就是要让大家抱团,有钱一起赚,有困难一起帮,这样市集才热闹,大家的日子才好过。”

赵货郎赶紧凑过来:“李大人,俺想再借两百钱,进些巧成城的镰刀,快到割麦的时节了,肯定好卖!”

“行!”李大人让吏员登记,“以后你们有好的货源,也能报给互助社,咱们统一进货,让更多小贩受益。”

割麦时节到了,赵货郎的镰刀果然卖得好,周边的农户都来买,说“巧成城的镰刀锋利,割麦不费劲儿”。

他赚了钱,不仅给赵小郎买了新芦苇笔,还还了互助社的借款,手里还剩两百多钱,他打算再进些巧成城的陶碗,秋天卖。

这天夜里,赵货郎把账本贴在墙上,上面记着:“借三百钱进铁锅,赚一百五十钱;借两百钱进镰刀,赚一百二十钱”,每一笔都清清楚楚。

赵小郎凑过来,用木炭在旁边画了个笑脸:“爹,以后咱们多进巧成城的货,赚更多钱!”

赵货郎摸着儿子的头,心里满是感慨——以前他总觉得,小贩就是小打小闹,赚点小钱够糊口就行,现在有了互助社,有了巧成城的好货源,他觉得自己的生意能越做越大,说不定以后还能开个小铺子,卖更多巧成城的好东西。

第二天一早,赵货郎挑着新到的陶碗去市集,路过互助社的牌子,上面又贴了张新通知:“下月组织小贩去巧成城参观工坊,想报名的到市署登记。”

他赶紧报了名,心里盼着能亲眼看看,那些结实的铁锅、锋利的镰刀,是怎么造出来的。

市集里的小贩们也都纷纷报名,王婶说要去看看织布机是怎么造的,张叔想看看盐罐的烧制过程,大家聊着天,笑着,晨光里的市集,

满是热闹又踏实的味道——这就是互助社的力量,让关中小贩们,不仅能借到钱、进好货,还能看到更远的路,过上更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