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258章 御驾巡疆:始皇携孙行万里,遍览大秦民生旺

第258章 御驾巡疆:始皇携孙行万里,遍览大秦民生旺(2 / 2)

李斯躬身应道:

“陛下所言极是。

北境已建双语学堂八千所,

90%的草原娃能认50个秦字,

80%的牧民能看懂政令文书,

再也没有‘语言不通’的隔阂。”

曹平则指着远处的风车水车,

对始皇说:

“陛下,

这是墨家新造的草原版水车,

靠风力抽水,

能浇十亩苜蓿地,

巴图说,

有了这水车,

明年能多种五亩苜蓿,

养更多壮马。”

赢泽突然举起手里的《民生课本》,

对阿古拉说:

“阿古拉爷爷,

我教你认‘粮储库’的‘储’字,

书上说润疆的粮储库能存四千万石粮,

够十万军吃一年!”

阿古拉笑着点头,

跟着赢泽念:

“储——存粮的地方!”

三、岭南澜沧:稻浪翻金波,农女显身手

御驾抵达岭南澜沧江畔时,

正是占城稻早稻收割的时节。

碧绿的稻田里,

阿朵带着农妇们用薅秧耙薅秧,

动作麻利,

“沙沙”声连成一片,

稻穗上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着光。

“陛下!

赢泽公子!”

阿朵放下薅秧耙,

跑过来行礼,

身上还带着稻叶的清香。

赢泽看着她手里的耙子,

好奇地问:

“阿朵姐姐,

这耙子比手薅秧快吗?”

“快三倍!”

阿朵笑着把薅秧耙递给赢泽,

教他握柄:

“你看,

贴着泥面推,

杂草就被勾出来,

稻苗一点不伤,

以前一天薅半亩,

现在能薅一亩半!”

赢泽试着推了一下,

虽然力气小,

却真勾出了几株杂草,

他兴奋地喊:

“爷爷,

我会薅秧啦!”

始皇走到田埂边,

看着满田的占城稻,

周农官递上测产册:

“陛下,

岭南占城稻一年两熟,

早稻亩产超五石,

晚稻亩产超四石,

比普通粟米高两倍。

阿朵教农妇们用‘浅水育秧法’,

出苗率提了三成。”

赢泽突然指着田边的流动学堂车,

车里传来读书声:

“周爷爷,

那里是不是在教认字?

我听见他们念‘占城稻,两熟高’!”

“是!”

周农官笑着说,

“这是岭南的流动学堂车,

车上装着活字课本,

农妇们薅完秧就能学认字,

阿朵现在能教大家写‘稻’‘秧’‘耙’,

还能帮农站记粮账。”

赵高捧着刚烤好的麦饼,

递给赢泽:

“公子,

这是用占城稻磨的粉做的饼,

你尝尝,

比咸阳的麦饼更软。”

赢泽咬了一口,

笑着说:

“好吃!

我要带些麦饼给北境的小术律,

让他知道岭南的稻也很甜!”

始皇看着赢泽的笑脸,

又看了看满田忙碌的农妇、

学堂车里的读书声,

对李斯感慨:

“朕停了丹药,

吃牛乳养生,

为的不是长寿,

是能亲眼看到这大秦的民生旺——

润疆的麦、

北境的马、

岭南的稻,

还有娃们手里的课本,

这才是大秦的根基啊!”

四、归程话收获:孙言万里路,始皇定初心

御驾归程时,

赢泽坐在始皇怀里,

手里捧着本写满见闻的《巡疆见闻册》,

上面画着润疆的麦堆、

北境的马驹、

岭南的稻穗,

还有他学写的匈奴文“马”、

岭南的“稻”字。

“爷爷,

我知道了,

大秦不是咸阳的宫墙,

是润疆王爷爷的麦、

北境阿古拉爷爷的马、

岭南阿朵姐姐的稻,

还有大家手里的课本,

对不对?”

始皇摸着赢泽的头,

眼里满是温情:

“对!

大秦是‘无分彼此’的家,

是你看到的每一粒麦、

每一匹马、

每一个认字的百姓,

这才是‘行万里路’的意义——

知道大秦的大,

懂大秦的民,

将来才能护好大秦的家。”

李斯看着赢泽的见闻册,

笑着说:

“赢泽公子此行,

不仅看了民生,

还学了本事,

比在宫里读半年书更有用。”

曹平也补充道:

“下次巡疆,

俺们可以带赢泽公子看墨家的工坊,

教他认‘曲辕犁’‘播种车’,

让他知道大秦的农具,

有多厉害!”

赢泽用力点头:

“我还要学匈奴文、

岭南话,

像巴图哥哥一样,

做大秦和部落的桥!”

始皇闻言,

哈哈大笑,

在赢泽的见闻册上写下:

“读万卷书,

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

不如懂民心路。”

他把册子递给赢泽:

“你要记住,

大秦的好,

不在朕的龙椅,

在百姓的粮囤里、

娃的课本里、

每一条连通疆土的路上。”

咸阳的灯火渐渐出现在远方,

御驾的马蹄声踏在驰道上,

像是在为大秦的民生,

奏响轻快的乐章。

赢泽抱着见闻册,

靠在始皇怀里睡着了,

梦里,

他还在润疆的麦田里追蝴蝶,

在北境的草原上骑小马,

在岭南的稻田里推薅秧耙——

那些走过的路、

见过的人、

学过的字,

早已在他心里,

种下了“大秦”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