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黑沙岭部落的晨光刚爬上苜蓿地,
议事毡房外就挤满了归附的新户。
木杆上挂着张泛黄的布告,
是陈农官和李墨学官联合贴的,
上面用秦字和西域文写着:
“西域新归附农户,
认满100字且能写常用文书者,
优先补选村吏,
主理部落粮账、政令传达,
俸禄月发粟米3石。”
伊布拉欣挤在最前面,
手指划过“100字”“村吏”几个字,
心跳得像打鼓。
他归附大秦半年,
种苜蓿喂壮了羊,
却总因不认字受委屈:
上次领曲辕犁,
小吏给了个残次品,
他看不懂说明书,
只能自认倒霉;
部落分粮,
账册上的数字像天书,
多给少给全凭人家说。
“伊布拉欣,你也想当村吏?”
同乡马苏德拍了拍他的肩,
手里攥着本卷边的活字课本,
“这100字可不好认,
俺学了俩月才认50个,
你能行?”
伊布拉欣摸了摸怀里的《秦字入门》,
是流动学堂车送的,
封面上的波斯麦插图都快磨掉了:
“咋不行?
李丫丫说‘认字如种麦,
勤耕就有收’,
俺每天学5个字,
二十天就能认满100个!
再说,
当了村吏,
咱新户再也不用被糊弄了!”
这时,
李墨学官和部落长老哈力克走出来,
哈力克手里拿着识字考核表,
上面列着100个常用字:
“乡亲们,
村吏管的是咱们自己的事,
得认字、懂政令、会算账。
今天起,
夜校加开‘村吏预备班’,
赵书先生专门教文书写法,
月底考核,
够100字就有资格参选!”
人群里立刻炸开了锅,
有新户喊:
“学官,认满字真能当村吏?
不用看是不是老秦户?”
“不用!”
李墨声音洪亮,
“大秦选吏,
只看本事不看出身!
老秦户、西域新户,
认够字、能办事,
就有机会!”
伊布拉欣攥紧课本,
心里暗下决心:
一定要认满100字,
当这个村吏,
为新户争口气!
一、夜校苦读:字里藏“本事”,笔底见决心
村吏预备班的灯,
比往常亮得更早。
赵书先生把100个必认字写在木板上,
从“粮”“税”“田”到“令”“账”“诉”,
每个字都标着西域文注释,
旁边画着插图。
“这‘账’字,
左边是‘贝’,
代表钱物,
右边是‘长’,
代表要长期记录,
村吏管粮账,
就得把每一笔都记清楚。”
赵书边写边讲,
手里的木笔在板上划出清晰的痕迹。
伊布拉欣听得格外认真,
手里的芦苇笔在麻纸上反复写,
“账”字的“贝”字旁总写歪,
他就对着插图描,
描到手指发酸才罢休。
马苏德凑过来,
看着他写满字的纸笑:
“你比俺家娃还认真,
这字写得比先生还工整!”
“不认真不行啊!”
伊布拉欣擦了擦汗,
“上次部落分苜蓿种子,
老村吏记错了数,
俺们新户少领了20斤,
要是俺当了村吏,
绝不能出这错!”
为了记住字,
伊布拉欣把常用字刻在木牌上,
挂在羊圈边,
放羊时就对着念;
晚上回家,
让女儿拿着课本考他,
错一个就罚自己多写十遍。
有天夜里,
他梦到自己在写“令”字,
笔尖一抖写漏了点,
惊醒后赶紧爬起来补写。
李墨学官来夜校巡查,
看到伊布拉欣在默写文书,
纸上写着“黑沙岭部落粮账:
波斯麦500石,
苜蓿种30斤,
新户20家,
每户分麦25石”,
字迹虽歪,
却一笔不错。
“写得好!”
李墨笑着点头,
“村吏不光要认字,
还要会写文书。
你这粮账记得清楚,
比老村吏还规范!”
伊布拉欣眼睛亮了:
“学官,
这文书能当考核的凭据吗?”
“当然!”
李墨拍着他的肩,
“月底考核分两项:
认字和写文书,
两项都过才算合格。
你这劲头,
准能过!”
二、实战显能:认一字避一坑,写一文解一忧
认够80个字时,
伊布拉欣就帮着部落干杂活。
有天,
商队来换羊,
说“1只羊换2斗盐”,
写在纸上的字却少了个“2”,
成了“1只羊换1斗盐”。
“不对!”
伊布拉欣指着纸喊,
“你这‘1’字是改的,
原来的‘2’字痕迹还在!
咱们说好1只羊换2斗盐,
不能少给!”
商队老板愣了,
没想到这个西域新户能看懂字,
赶紧改回“2”斗,
笑着说:
“是俺记错了,
这就给您补盐!”
围观的新户们都围过来,
七嘴八舌地夸:
“伊布拉欣真厉害!
要是换别人,
肯定被坑了!”
“这字没白学,
真是护身符!”
哈力克长老也走过来,
拍着他的肩:
“以前总怕新户认不了字、办不了事,
现在看,
你比老村吏还细心!
月底考核,
俺投你一票!”
没过几天,
又出了件事:
小吏来收粮,
说“新户税缴2石”,
可伊布拉欣记得李墨说过,
新户首年免半税,
只缴1石。
他立刻拿出朝廷的“免税令”文书,
指着“新户首年减半”几个字:
“这是陛下的令,
您多收了1石,
得退回来!”
小吏脸色一变,
见伊布拉欣认得字,
还拿着文书,
只能乖乖退了粮。
伊布拉欣把多收的粮分给新户,
马苏德捧着粮袋说:
“以后你当了村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