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241章 薅秧耙进岭南:农妇用耙薅秧,日效率提三倍

第241章 薅秧耙进岭南:农妇用耙薅秧,日效率提三倍(2 / 2)

周农官笑着拍手,“这次带了五十具,够黑木寨的婶子们用了!

墨家工坊还在造,过几天再送一百具到邻村的芭蕉寨,让所有种占城稻的农妇都用上!”

消息很快传遍了黑木寨,晚上农妇们都聚到阿朵家,围着薅秧耙看新鲜。

阿朵妈给大家演示用法,阿朵在旁边帮着递水,小脸上满是骄傲:

“俺娘用这耙子,今天薅了两亩地,比以前两天薅的还多!

以后俺也能帮着薅,不用光看着娘累了!”

有个老农妇阿婆,眼神不太好,以前薅秧总把稻苗当草薅,

她试着推了推耙子,杂草被勾出来,稻苗好好的,激动得抹了抹眼角:

“这耙子是俺们的救星!

以前薅秧总出错,被男人说没用,现在有这玩意儿,俺一天也能薅一亩地,不比谁差!”

三、小修小补:墨家贴心,耙子耐用

没过几天,有个农妇的薅秧耙竹齿断了一根,急得找周农官:

“周农官,这耙子断了齿,是不是不能用了?

俺刚用顺手,可别浪费了!”

小李正好在寨里教大家用脱粒机,听说后赶紧拿着工具过来:

“婶子别急,这是小毛病!

竹齿断了能补,俺给您换一根新的,比原来还结实!”

他从带来的备用竹齿里挑了一根,用竹钉固定在木柄上,又用砂纸打磨光滑,没半柱香就修好了。

农妇试着推了推,跟新的一样,笑着说:

“墨家的东西就是耐用,还能修!

以前俺们的石锄断了,只能当柴烧,这耙子真是省了不少心!”

周农官趁机教大家保养薅秧耙:“用完了别扔在水里泡着,

洗干净晾干,竹齿上抹点桐油,能多用两年!

要是断了齿、松了钉,找小李或俺,免费修!”

木呷首领听说薅秧耙这么管用,特意带着人来梯田看:

“周农官,这耙子能让薅秧效率提三倍,那早稻收割前,

俺们能多薅十亩地,晚稻也能提前插秧,今年的产量肯定能再涨一成!”

“那可不!”

阿朵妈接过话茬,手里的耙子还在不停推,“以前薅秧累得没力气管别的,现在早早薅完,

还能帮着浇田、施肥,稻苗长得更壮,收的米也多!”

四、耙子遍岭南:农妇解放,粮产看涨

薅秧耙很快在岭南传开了。

周农官带着墨家学徒,把耙子送到了芭蕉寨、独木寨等十几个百越部落,农妇们学着用耙,

梯田里到处是“沙沙”的推耙声,再也听不到以前薅秧时的唉声叹气。

芭蕉寨的农妇岩松嫂,以前一个人要薅三亩地,

得忙五天,现在用耙子,两天就干完了,剩下的时间还跟着周农官学育秧:

“周农官,这耙子不仅省力气,还让俺们能学新技术!

俺家晚稻打算试试您说的‘浅水育秧’,说不定产量还能再高!”

周农官把岭南农妇用薅秧耙的情况写进奏折,送到咸阳:

“岭南各寨推广薅秧耙五百具,农妇薅秧效率提三倍,

早稻薅秧周期缩短五天,晚稻可提前插秧,预计全年增产两成,农妇皆称‘耙子胜汉子’!”

嬴政看到奏折,笑着下旨:

“墨家工坊加造薅秧耙两千具,送岭南各部落;

周农官牵头,教农妇用耙之余,兼授育秧、施肥之法,让岭南占城稻产量再上新阶!”

七月早稻收割时,黑木寨的梯田里一片金黄。

阿朵妈用薅秧耙薅过的稻苗,长得比往年壮,穗子也更饱满,亩产比去年多了一石。

她捧着新收的稻谷,对周农官说:“这都是薅秧耙的功劳!

以前薅秧不及时,草抢了养分,现在草清得干净,

稻子长得好,这耙子真是种新种的‘好帮手’,种占城稻太值了!”

周农官望着远处的梯田,农妇们正用薅秧耙为晚稻薅秧,阳光洒在她们身上,映着脸上的笑容。

风掠过稻穗,传来沙沙的声响,像是在为薅秧耙唱赞歌,

也像是在为岭南的丰收、为大秦二五计的“粮安”之路,奏响轻快的乐章。

阿朵跑过来,手里拿着一把小薅秧耙——是小李特意为她做的迷你版,笑着说:

“周农官,俺也会用耙子了!

明年俺要帮着娘薅秧,让俺家的稻子收得更多!”

周农官笑着点头,心里满是踏实。

薅秧耙虽小,却解放了岭南的农妇,提升了效率,更播下了丰收的希望。

这小小的农具,正是农墨同心、深耕岭南的缩影,

也是大秦二五计里,最朴实、最温暖的民生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