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226章 邯送极寒物资:暖炉车抵军营,将士冻伤率降九成

第226章 邯送极寒物资:暖炉车抵军营,将士冻伤率降九成(1 / 2)

贝加尔湖以南的寒风,能把人的骨头缝都吹透。

王贲的北征军团大营里,士兵们缩在帐篷里,裹着两层羊毛毡还是冷——前几天下雪,

夜里温度降到零下三十度,光是冻坏手的士兵就有三十多个,冻伤率高达30%,

医官老吴的药箱里,治冻疮的药膏都快用完了,急得他直跺脚。

“李四,你的手别碰铁器!”

老吴拿着草药膏,往一个士兵红肿的手上涂,

“这铁在零下三十度能粘掉一层皮,你忘了上次张三的手粘在长矛上,撕下来带血的事了?”

李四龇着牙,哈着白气:

“吴医官,俺知道,可帐篷里比外面还冷,毡子裹着都没用,不碰铁器也冻得慌。

要是能有个能烤火的东西就好了……”

他话音刚落,远处的驰道上就传来“轰隆轰隆”的声音——不是马蹄声,是车轮碾过冻土的响动。

哨兵突然大喊:“是章邯将军的车队!送极寒物资来了!”

大营里瞬间炸了锅,士兵们都跑出帐篷,

连手上涂着药膏的李四也忘了疼,踮着脚往远处望。

只见一列长长的车队,在雪地里像一条黑色的龙,

最前面的马车上,装着个黑黝黝的铁家伙,烟囱里还冒着淡淡的白烟。

一、暖炉车亮相:铁炉冒暖烟,寒营添暖意

章邯跳下车,身上的玄甲沾着雪,却笑得爽朗。

他走到那个铁家伙旁,拍了拍炉体:“弟兄们,这是巧成城新造的‘暖炉车’,烧煤的,

一炉煤能烧六个时辰,帐篷里能暖到十度以上,再也不用冻得裹三层毡子了!”

士兵们围过来看,七嘴八舌地问:

“将军,这玩意儿真能取暖?

会不会煤气中毒啊?”

“烧的煤从哪儿来?

咱们大营里可没多少煤!”

章邯让工匠打开暖炉车的门——里面是个铁制的炉膛,

旁边有个盛煤的抽屉,烟囱从车顶部伸出,还能灵活调整角度。

“放心!

烟囱伸出帐篷外,煤气跑不了;

煤俺们拉了足足五十车,够大营用一个月,后续还会再送!”

他说着,让工匠往炉膛里添了些煤,点上火。

没过多久,暖炉车的炉体就热了起来,靠近的士兵能明显感觉到暖意,

连空气里的寒气都好像少了些。

老兵张三试探着把手放在炉壁旁,舒服得叹了口气:

“娘哎!

真暖和!

比俺家炕头还热乎!

以前冻得握不住矛,现在有这玩意儿,夜里值岗都不怕了!”

章邯又让人从马车上搬下箱子,打开一看——里面是厚厚的羊毛袜、加绒的护膝,还有一管管红色的药膏。

“这羊毛袜是天驷城产的,里面加了驼毛,比普通袜子暖三倍;

护膝能护住膝盖,免得冻出风湿;

这药膏是老吴医官队特制的冻疮膏,比之前的草药膏管用,涂三天就能消肿。”

老吴赶紧凑过来,拿起一管药膏闻了闻:

“这药膏里加了雪莲和当归,确实比俺的草药膏好!

章将军,有了这些,冻伤的士兵肯定能少一大半!”

二、帐篷里的变化:热汤暖身,冻伤渐消

当天下午,暖炉车就被分到了各个帐篷。

李四所在的帐篷里,工匠帮他们把暖炉车的烟囱伸出帐篷顶,

添上煤,不一会儿,帐篷里就暖烘烘的,士兵们纷纷脱掉外层的羊毛毡,露出里面的铠甲。

“快煮点热汤!”

张三提议,“以前水刚烧开就凉了,现在有暖炉车,能喝口热的了!”

士兵们找来锅,倒上雪水,放在暖炉车的炉壁旁,

很快水就开了,放进去几块肉干和野菜,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汤。

李四捧着陶碗,喝了一口热汤,眼泪都快下来了:

“俺有半个月没喝过热汤了,以前喝的都是带冰碴的,现在这汤,暖到心里了!”

他低头看了看手上涂的新药膏,又摸了摸暖炉车的炉壁,

突然觉得,这贝加尔湖的冬天,好像也没那么难熬了。

接下来的几天,老吴每天都去各个帐篷检查冻伤情况。

以前每天都有新的冻伤士兵,现在不仅没新增,之前冻红肿的手,涂了新药膏、待在暖炉车旁,也渐渐消肿了。

他拿着账本,兴奋地跑到王贲的营帐:

“将军!冻伤率降下来了!

从之前的30%降到3%,就剩几个严重的还在恢复,

九成士兵的冻伤都好了!”

王贲正在看章邯送来的物资清单,闻言抬头笑了:

“好!

章邯这趟没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