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224章 第四预备队:郦食其游说,乌桓小部落归附

第224章 第四预备队:郦食其游说,乌桓小部落归附(2 / 2)

郦食其趁机说,“骨都侯,俺们大秦,不是要征服你们,

是要跟你们一起过好日子。

你们打渔晒盐,俺们给你们提供铁锅、种子、学堂,你们的日子能过得更好,

俺们大秦的百姓也能吃到你们的鱼和盐,这是互利共赢,不是谁欺负谁。”

这时,帐篷外传来一阵马蹄声,是第四预备队的队长带着几个士兵,

拉着一车东西过来了——车上装着十几口铁锅、几袋稻种,还有一些治疗冻伤的药膏。

“郦先生,这是给部落的礼物,陈农官特意让俺们送来的,

说要是他们归附,明天就派农科学生来教他们种稻子。”

骨都侯走出帐篷,看着车上的铁锅和种子,又看了看士兵们和善的眼神,终于放下了手里的弯刀。

他走到郦食其面前,深吸了一口气:“郦先生,俺信你。

俺们部落,愿意归附大秦,认秦籍。但俺有个条件,俺们还想在辽河岸边打渔晒盐,不想被你们赶走。”

“放心!”

郦食其拍着骨都侯的肩,

“大秦的规矩,归附的部落,还住原来的地方,还干原来的营生,

俺们只会帮你们过得更好,不会赶你们走。

明天,俺就让人帮你们建暖棚,送更多的种子来,

让你们的娃能上学堂,让你们冬天能住暖和的房子,能吃上热鱼汤。”

三、归附后的热闹:建暖棚,学种地

第二天一早,第四预备队的士兵就跟着骨都侯的族人,

在部落旁选了块平坦的地方,开始建暖棚。

巧成城送来的预制木架派上了用场,士兵们和族人一起拼木架、垒火墙,不到一天时间,

两座宽敞的暖棚就建好了,里面铺着厚厚的干草,

火墙烧得旺旺的,比原来的帐篷暖和多了。

陈农官派来的农科学生小李,带着族人去辽河岸边选种稻的地,

教他们怎么翻土、怎么插秧:“这‘渔稻’,不怕水,

你们在稻田里还能养鱼,稻子熟了收稻子,鱼长大了收鱼,

一举两得,比你们只打渔晒盐强。”

骨都侯的妻子和部落里的妇人,围着送来的铁锅,学着用它煮鱼汤、烤粟米饼,脸上满是笑容。

一个妇人拿着刚烤好的粟米饼,递给郦食其:

“郦先生,你尝尝,用这铁锅烤的饼,又香又软,俺们以前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饼!”

少年跟着学堂的先生,拿着简体字课本,学得格外认真,

很快就学会了写“骨都侯”“郦食其”“大秦”这几个字,还在木头上刻下来,

挂在暖棚的门口,骄傲地对族人说:

“俺认识字了!俺是大秦人了!”

骨都侯看着部落里的变化,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走到郦食其面前,手里捧着一包新晒的盐:

“郦先生,这是俺们部落今年新晒的盐,送给你们,

感谢你们送俺们铁锅、种子,帮俺们建暖棚、设学堂。

以后,俺们就是大秦的百姓,会好好打渔晒盐,好好种稻子,不给大秦添麻烦。”

郦食其接过盐包,笑着说:“骨都侯,不用谢。

以后,你们要是有困难,比如打渔的网破了,种稻的种子不够了,随时跟俺们说,俺们第四预备队会帮你们解决。

你们的盐,以后可以跟商队换更多的东西,比如彩布、工具,让你们的日子过得更好。”

四、游说传捷报:小部落归心,辽东稳

接下来的几天,郦食其又带着第四预备队的士兵,去了辽河下游其他几个乌桓小部落。

有了骨都侯部落的例子,这些小部落的首领们再也没有顾虑,

纷纷表示愿意归附大秦——他们看到骨都侯的族人有了铁锅、建了暖棚、娃能上学堂,

都羡慕得很,知道归附大秦不是坏事,是能过上好日子的好事。

不到半个月,辽河下游的五个乌桓小部落都归附了大秦,

认了秦籍,第四预备队帮他们建了暖棚、送了种子、设了学堂,还帮他们开通了跟商队的联系,

让他们的渔盐能卖个好价钱,让他们能换到需要的铁锅、彩布、工具。

郦食其给咸阳写了封捷报,里面说:

“辽河下游五小部落皆归附,认秦籍,得渔盐万斤,族人安,民心聚。

大秦之‘融’,非靠刀枪,乃靠真心,靠铁锅、种子、学堂,靠让百姓见好日子。”

赢欣收到捷报后,特意给郦食其回了信,信里说:

“先生之功,在于让小部落知大秦之善,在于让辽东之‘融’落地生根。

第四预备队当继续游说,让更多小部落归附,为二五计划东拓筑基。”

骨都侯的部落里,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暖棚里再也不用住漏风的帐篷,铁锅里每天都有鲜美的鱼汤,

学堂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商队的马车每月都会来一次,拉走他们的渔盐,送来他们需要的东西。

骨都侯偶尔会带着族人,去蹋顿的部落串门,看着蹋顿的族人种的稻子长势喜人,看着他们的暖棚比自己的还宽敞,

心里满是感慨:“以前俺总怕秦人,现在才知道,跟着大秦,日子才能过安稳,才能过好。”

郦食其站在辽河岸边,望着远处忙碌的族人,望着往来穿梭的商队,望着学堂里嬉笑的孩子,心里踏实得很。

他知道,第四预备队的游说还没结束,还有更多的小部落等着他们去沟通,等着他们去带去好日子。

但他相信,只要大秦始终抱着“融得进”的心思,始终把百姓的好日子放在第一位,就没有归附不了的部落,就没有稳不了的疆土。

寒风又起,却吹不散帐篷里的暖意,吹不散族人脸上的笑容。

郦食其知道,辽东的冬天虽然冷,但有了暖棚,有了铁锅,有了大秦的真心,这个冬天,

乌桓小部落的族人,再也不会挨冻,再也不会饿肚子,他们会像大秦的其他百姓一样,在这片土地上,

安稳地生活,快乐地成长,为大秦的二五计划,为辽东的未来,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