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的冬雪刚停,赢欣便带着巧成城的工匠图纸,星夜赶回咸阳。
案上摊着两张图:一张是前世史书里“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残稿,墨色斑驳;
另一张是他结合巧成城技术画的新图,标注着“蒸汽锯木机”“预制砖构件”“民生配套区”,线条挺拔如大秦的驰道。
“父皇,阿房宫不能再是遗憾。”赢欣推开章台殿的门,雪花落在新图上,瞬间化在“玄鸟殿”的轮廓里,
“这次,咱们要筑一座‘不劳民、能传世、显大秦气象’的阿房宫。”
一、革新筑造:用技术提速,以民生为本
嬴政接过图纸,指尖划过“预制砖窑”的标注,眉峰微挑:“你想怎么加速?总不能让百姓饿着肚子干活。”
“绝不让前世的劳民覆辙重演。”赢欣指着图纸,把方案拆解得清晰直白:
1. 技术革新提效率:
- 巧成城调“蒸汽锻锤”“水力锯木机”百台,替代人工凿木、锻铁,木料加工速度提3倍,铁件锻造效率翻5倍;
- 推行“预制构件法”:润疆城建10座“砖构件窑”,提前烧制宫墙砖、梁柱榫卯,运到工地直接拼装,比现场砌砖快2倍;
- 天驷城调“杂交马队”千匹、“运粮象队”百头,配合巧成城的“木制火车”(马牵引),物资运输时间缩短40%,且不占用民力畜力。
2. 人力调配顺民心:
- 不征徭役,改用“招募制”:工匠月薪300钱(比寻常工坊高5成),管吃住;
民夫优先招无田者、闲置菜鸟,除工钱外,完工后分润疆良田5亩;
- 设“家属安置区”:工匠、民夫家属可住临时砖房,由芍药的互助社派农妇教织布、种菜,孩子入临时学堂学简体字,解决后顾之忧;
- 胡亥的监察队驻工地,严查“克扣工钱、虐待工匠”,发现一起斩一起——首月就斩了2个私藏粮食的小吏,工地再无人敢贪。
3. 资源整合保供应:
- 赢侈协调商队,从安息进口“大理石”(用于宫殿基座),从罗马运“琉璃瓦”(替代秦瓦,更耐久),物资成本比纯靠关中低3成;
- 润疆城调粮50万石、天驷城供肉10万斤,确保工地“三餐有肉、顿顿管饱”,工匠们说“比在家吃的还好”。
二、规划新篇:不筑奢华牢笼,显大秦气象
“前世的阿房宫,只显帝王威严,却无民生温度。”
赢欣展开“阿房宫功能图”,上面除了宫殿,还标注着大片绿色区域,“这次,要让阿房宫成为大秦的‘文明窗口’。”
1. 核心宫殿:融威严与实用
- 主殿“玄鸟殿”:殿高30丈(比前世低5丈,避免过度消耗),梁柱用“防腐木”(巧成城浸桐油工艺),可保百年不腐;
殿内设“养生区”,摆五禽戏图谱、温泉汤池,供始皇休息锻炼,而非单纯的朝会场所;
- 侧殿“百工馆”:展示巧成城的新器(蒸汽水车、连弩)、润疆的新种(耐盐麦、葡萄藤)、西域的特产(波斯锦、罗马琉璃),让各国使节一来就知大秦强盛;
- 宫墙“文明碑”:刻简体字《大秦律》《民生五策》,还有“创新者名录”(张衡、徐福工匠等),让后世知道阿房宫是“百姓与工匠共建”,而非帝王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