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宿在驿站,胡亥摸着怀里的《菜鸟功名录》,上面记着赵括、项庄、张小三的功劳,忽然红了眼。他想起刚到定远时,因为怕苦哭鼻子,被赢欣骂“你这废物,对得起身上的秦字吗”;现在,他能指着别人的鼻子说“别丢菜鸟的脸”。
“以前的我,真是个废物。”他对同行的赢侈说,“只会躲在咸阳享乐,哪知道守疆的苦、变强的难。”赢侈拍着他的肩:“现在知道,不算晚。”
四、少年热潮:以菜鸟为荣,热血沸腾
“我要当菜鸟!”关中的集市上,十五岁的少年李狗蛋举着招募令,挤在报名台前。他爹想让他学打铁,他却把招募令往桌上一拍:“赵括先生说了,菜鸟能护粮道、守疆土,比打铁强!”
这样的场景,在大秦的郡县随处可见。楚地的少女们缠着胡亥,说“想当女菜鸟,学牡丹丞种粮”;齐地的书生放下竹简,要去学算术、练枪术;连六国旧族的子弟,都削了发辫,说“要让大秦知道,我们也能当菜鸟”。
赢欣让人送来的《大秦少年说》,贴满了各城的城墙:“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勇则国勇……”孩童们围着念,念到“少年强则国强”时,声浪能掀翻屋顶。咸阳的学堂里,先生问“长大了想做什么”,半数孩子喊“当菜鸟”,剩下的喊“学手艺,给菜鸟造连弩”。
有个西域少年,父亲是俘虏,他却在报名时说:“我爹说,大秦的菜鸟不分秦胡,我要去定远,学赵括先生记账,学项庄先生刺枪,将来护着我爹种的地。”
胡亥在巡视时,见一群少年围着《大秦少年说》宣誓,忽然想起赢欣的话:“菜鸟不是名号,是让每个少年都觉得,自己能为大秦做点什么。”他走上前,接过少年手里的木枪,教他们握枪的姿势:“记住,枪要握稳,心要够强——你们强了,大秦就强了。”
新风满大秦:种子结果,少年成梁
春耕时,大秦的土地上已飘满新气。
田埂上,农家弟子教出的新农夫,用曲辕犁耕出笔直的垄;工坊里,墨家弟子带的新工匠,造出的纸堆成了山;菜鸟营里,赵括、项庄们教出的新卒,正扛着枪往边疆去;城墙下,胡亥们纠正过的训练,让队列齐如刀裁。
嬴政站在咸阳宫的高台上,看着各地送来的报喜册:“关中菜鸟营招满五千人”“楚地新纸年产百万张”“齐地少年报名者超万人”……他忽然对李斯道:“赢欣送的不是人才,是让大秦永远年轻的法子。”
李斯点头,指着册子里“少年强则国强”那句话:“这股子劲,比任何律法都管用。”
定远的赢欣,此时正看着西去的新迁民队伍。队伍里,有背着《大秦少年说》的少年,有抱着曲辕犁图谱的农夫,有攥着造纸方子的工匠。他知道,这些人会把菜鸟的热血、技术的种子,撒遍更西的疆土。
而胡亥,在巡视完最后一个郡后,写了封信给赢欣:“以前我以为自己是废物,现在才懂,废物只要肯熬,也能变成有用的人。我要回定远,再当一次菜鸟,跟着您学怎么让大秦的少年,都比我们强。”
信末,他画了个歪歪扭扭的菜鸟营徽章,像极了他刚到定远时的样子,却比那时多了无数道代表成长的刻痕。
大秦的风,正带着少年的热血、技艺的种子、菜鸟的硬气,吹遍每一寸土地。而那些曾被叫做“菜鸟”的少年,终将长成撑天的梁,让“少年强则国强”的誓言,变成大秦最坚实的根基。